让历史在行走中“活”起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赖杰琦

    近日,株洲市第五期“我在爱教基地上思政课”走进秋瑾故居,通过情景剧形式的“沉浸式”教学,不仅重构了思政教育的空间与形式,更以创新精神为内核,展现了新时代思政课从“说教”走向“共情”的深刻变革。

    秋瑾故居的砖墙本身即是教材。学生在回廊间穿行时,脚步会不自觉地放轻——这座见证过秋瑾发出“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呐喊的建筑,用斑驳的砖木构建起具象化的历史坐标。

    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创新,莫过于以《觉醒年代》为主题的沉浸式情景剧。通过舞剑、觉醒、募捐、决裂等四幕演出,秋瑾“休言女子非英物”的豪情从课本跃入现实。学生置身故居庭院,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穿越”到革命年代的亲历者。这种以空间叙事激活历史记忆的方式,将思政课从单向灌输转化为多感官体验,正如有的学生所言:“仿佛触摸到了秋瑾的豪情”。大家泪光中闪烁的不仅是感动,更有对精神传承的深刻理解。

    这场在秋瑾故居展开的创新思政课,其价值远超单次活动的意义。它用实践证明:当思政课突破课堂围墙,历史便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是可感可知的精神血脉。当思政课真正成为“有风景的课堂”“有温度的教育”,便能如星火般点燃少年心中的信仰之光,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生生不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