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加码”全球市场竞争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陈驰

    这个4月,中美之间的关税“对垒”,让全球供应链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市企业既面临出口市场萎缩、成本结构重构的短期阵痛,也迎来倒逼技术升级、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历史机遇。企业家需以战略眼光破局,在危机中锻造韧性,在变革中抢占先机。

    株洲企业眼下的首要任务,是摆脱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以浏阳烟花为例,美国市场占比已正从高位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东盟、欧盟出口的快速增长,搭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但从长期看,低附加值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在关税面前不堪一击,唯有技术突破方能构筑护城河。浏阳烟花以“不可复制的文化创意”保持市场份额,印证了差异化创新的重要性。

    更有华为在芯片断供下研发投入占比升至25%,到如今鸿蒙系统用户突破3亿;宁德时代以零排放技术绑定全球车企,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这些案例印证:技术自主权是抵御关税风暴的核心护城河。

    我们的企业,需聚焦“卡脖子”领域,借助“创新成果转化年”的活动契机,与高校院所“牵手”,聚力攻关核心技术,通过专利壁垒构建竞争壁垒,同时以绿色技术、数字服务开辟新赛道。

    正如马云在公开演讲中表示,美国未必希望这场贸易战打下去,贸易逆差对美国的经济其实是有好处的,肯定会调整,不会长期和中国进行贸易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贸易的游戏规则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要思考,未来的贸易游戏规则会如何变化。中美之间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关键考察企业家对问题的认知,既然改变不了当下的经济形势,企业家只能去适应这个经济形势,在当前的环境下如何做的更好,并判断未来的形势,早做准备。

    中美贸易战,本质是全球化规则的重构。株洲企业家需摒弃“成本优势依赖症”,以技术自主权重构价值链位势。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从“产品出海”到“标准输出”,唯有将危机转化为创新动能,方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C位。

    正如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从“引进来”到“领跑世界”的逆袭之路所昭示:真正的竞争力,永远诞生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中。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