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任远 通讯员/李君
近期,美国滥施关税扰乱全球贸易秩序。记者走访我市多家企业发现,直面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冲击,外贸企业有担忧更有行动,有压力更有动力,以创新产品、抢抓订单、开拓市场的积极行动,直面风雨坚韧前行。
1.
风雨中“突围”
4月16日,醴陵市华瑞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娟一直在与海外客户对接。成立于2009年的华瑞瓷业是一家日用陶瓷企业,产品远销全球,其中,对美贸易约占公司销售总额的10%。
“关税上涨后,企业失去利润空间。”董娟介绍,他们与美国客户保持沟通,希望找到合适的方式,抵消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从目前来看,不少在美客户持观望状态,等待后续进展。
让董娟感到庆幸的是,企业外贸业务更多布局在欧洲,对美贸易只占企业销售业务的一部分,“这次关税调整也给我们启示,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其他市场。”
针对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不少株企正想方设法应对挑战化解风险。
株洲市众普森技术有限公司主营LED照明,海外出口份额曾一度高达90%,是典型的外贸型企业,对美贸易占总销售额的20%至30%。近几年来,受海外局势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主动求变,在深耕海外市场的同时,加速拓展国内渠道,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积极推动外销转内贸,研发出一批适合国内市场的新产品,同时参与多个城市的节能改造项目,发展步伐坚定有力。”该公司运营总监周顺华介绍,不仅如此,公司于2020年在东南亚布局工厂,以转口贸易等多渠道降低关税影响。
提前布局,主动适应新形势,让众普森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更为从容,“今年一季度销售情况基本‘稳’住了。”周顺华表示,接下来,企业还将加大对中东、欧盟、澳大利亚等市场的拓展,实现海外多元化布局。
2.
多方资源携手并进
这是一场时间与实力的博弈。
美国加征关税后,市商务局迅速展开行动,对我市外贸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
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部分出口美国的订单暂缓,一些本土企业确实感受到了压力。
“商务部门也在积极作为,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尽快组织召开对美贸易企业座谈会,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帮助对美贸易企业通过开拓新市场、转口贸易、发展内贸等方式去库存,另一方面,着力优化物流服务,加强国际通道建设,以“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为基础,发挥多式联运物流优势,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此外,该局引导企业通过外贸新业态开拓国际市场,包括积极推动易货贸易、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开放平台作用,利用跨境电商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成本等。
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献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社会层面来说,行业协会和产业链要更好协作,推动企业间信息共享和集体议价。对于企业来说,未来要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其中包括产品差异化,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品牌不断升级,开发关税友好型的产品,轻量化设计、模块化组装,降低商品归类税号对应的税率。同时也进行供应链的区域化和柔性生产,推广小单快反的模式,利用数字化系统快速切换订单,减少库存的积压。
“实践证明,外部的冲击也是转型的契机。在应对风雨挑战中,企业的运行效率更高了,产品质量更优了。”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株洲制造产业链完整,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相信株洲企业在政府支持下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一定能渡过难关,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