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连续15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黎世伟 通讯员/张和生 尹建英) 压实群测群防包联责任,科学监测,加强综合治理,筑牢安全防线。4月14日,记者从炎陵县自然资源局获悉,截至目前,该县已连续15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炎陵县地处山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05处,其中重要隐患点136处,系地质灾害易发县,做好防灾减灾“压力山大”。

    近日,策源乡荣塘村监测员陈旺华正盯着普适监测器App,查看实时监测数据。“以前下雨就担心山体滑坡,现在有了这些‘电子哨兵’,只要监测到异常情况会自动报警,睡觉都踏实了。”陈旺华口中的变化,正是炎陵县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赋能的生动体现。

    “摒弃‘一刀切’治理思维,针对岩质滑坡、土质崩塌等不同类型定制不同方案,以工程治理斩断‘灾害链’,以生态修复挺举‘安居梦’。”炎陵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近5年来,全县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5个,帮助173名群众脱险。

    去年“7·27”格美台风来袭,中村瑶族乡中村村群测群防员巡查时及时发现险情,村组预警喇叭随即响起,乡政府按照“四个一律”判断,30分钟内,组织紧急撤离7户54人,成功避险案例获全省正面典型通报。

    如此高效响应,得益于该县推行的“三级包保”体系建设。全县178处隐患点均配备“1个责任单位+1名责任人+1名监测员”,建立“防灾预案”与“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机制,在册群测群防监测员355名,实行网格化管理;针对全县切坡建房户,设置警示牌6000余块。去年来,监测员累计上报险情线索15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0起。

    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000万元,建成1套滑坡位移专业监测报警系统、23处普适化监测仪器、15个村部雨量计监测设备、声光报警器等立体监测网,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铁塔视频,实现了隐患点形变实时监测。 去年,该县实施总投资2500万元,实施的多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已全面建成,涉及10个乡镇,3个治理点和166个排危除险点,进一步提升了地灾防治功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