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我有一个梦想》时,究竟在谈什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有一个梦想》剧照 崔元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芳

    4月17日晚,神农大剧院,大型原创歌剧《我有一个梦想》上演。

    创意新颖的编排、张力十足的音乐、厚重深邃的主题,辅以工业史诗与人文情怀交织的舞台语言,瞬间点燃全场。

    演出结束后,演员谢幕,观众纷纷起立致敬,喝彩声、掌声经久不息。

    该剧由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历时三年打造,集结国家一级导演黄定山、编剧盛和煜、作曲杜鸣及指挥王燕等顶级创作团队,将七十余载机车制造史淬炼成舞台上的热血篇章。

    歌剧与观众见面当晚,本报记者对总导演黄定山进行专访,深度解码《我有一个梦想》的台前幕后。

    再现株洲工业发展史

    歌剧《我有一个梦想》,是继大型民族歌剧《英雄》之后,黄定山在株洲创排的第二部歌剧。

    该剧由盛和煜、苏虎联合编剧,杜鸣作曲,王燕指挥,汇聚了王丽达、王泽南、杨小勇等实力派歌唱家主演。

    与红色题材的《英雄》不同,《我有一个梦想》是一部工业题材歌剧,以株洲工程师群体、技术工人等为原型,通过三幕六场、双男主双女主新颖的戏剧结构,讲述机车工程师林驰南及妻子江美丽、女儿林江雪,好兄弟产业工人“大工匠”程冲,两代工匠从战火中守护工业火种,到改革开放攻坚克难,再到新时代技术突破的奋斗历程。

    初创期间,该剧导演、编剧、作曲、主演等,多次深入车间一线,从一个个零部件、一个个大国重器中了解产业工人的故事、体悟工程师们的技术情怀,让主创团队深受感染。

    经过12次易稿,才确定歌剧《我有一个梦想》的剧本结构、人物关系、戏剧冲突点,以及要表达的终极意义。

    全剧以6个历史横截面、30多首唱段,构建起个人史诗与国家叙事的结构。故事横跨半个多世纪,剧中既有技术攻坚的惊险时刻,也有家庭情感的真实刻画,实现了宏大叙事与细腻表达的完美融合。

    为了演好这部歌剧,300多名演职人员连续辛苦排练了近2个月,其间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整天都在紧张排练,只为真实再现新时代株洲工业发展的壮丽景象,以及大国工匠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讲好株洲工业故事

    如何通过剧中人物来支撑起一个史诗性的主题?

    如何让一个硬科技的工业故事娓娓道来,圈住当今的年轻观众?

    “当代年轻人是在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当中培养成长起来的,所以在表达方式上,要有创新呈现。”采访中,黄定山介绍,在舞台方面,全剧融入“科技+文化”理念,通过钢架楼梯、视频与实体道具的巧妙融合,以写实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再现火车工厂、家属大院、雪域高原等风格迥异的舞美场景。

    在剧中,观众还可以看到光影、动效、妆造雕刻出时空流转和富有时代感的工业美学。

    而对于表演,黄定山更强调“真实生活于舞台,不是表演生活”,“所有故事需要通过人物塑造来表达,而塑造人物要靠细节。”黄定山介绍,比如演员们观察老工匠们经年累月形成的职业习惯,查看图纸时无意识扶腰的动作,以及抚摸机器时特殊的力道,甚至老年时期因长期伏案工作形成的微微驼背等,都通过细致的表演,一一呈现于舞台之上。

    歌剧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集中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表现力丰富。

    “《我有一个梦想》在艺术表达上,我们兼顾了时代性与流行性。”黄定山说,剧中既有热血昂扬的产业工人之歌,也有细腻动人的情感对唱,在几个歌剧片段中巧妙融合青年人喜欢的叙事节奏,使故事更生动,结构更丰满,观众更有代入感。比如,男女声二重唱《因为希望》用细腻的音乐语言,深刻描绘了夫妻之间那份深沉的思念与热切的盼望;男声二重唱《兄弟像杯酒》更凸显出老友之间,回首过往、并肩作战的热血与担当;咏叹加合唱《刻下我的名字》,气势磅礴的旋律之下,仿佛看到了无数无名英雄的奉献与付出,合唱部分更是展现出产业工人集体奋斗的磅礴力量。还有,男主角咏叹调《我有一个梦想》,通过个人与时代、渺小与宏大的对比,点题全剧,展现科研人员在困境中仍坚守初心的悲壮感。

    “整部剧音乐与戏剧紧密融合,让每个音符都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催化剂,让每段唱词都直击人心。”不少年轻观众表示,在艺术共鸣中感受到了工业文化的温度。

    以梦想为炬

    传递“中国制造”精神内涵

    当我们在谈论梦想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创排完《我有一个梦想》,黄定山对“梦想”一词有了新的定义。

    “从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来说,梦想于个人,是林驰南用一生兑现儿时的承诺,于家庭,是江美丽对爱人的理解,于时代,是以程冲为代表的工人们用扳手叩响大国崛起的强音。”黄定山说,那些被机油浸透的岁月、被图纸填满的青春、被风雪考验的誓言……虽然“梦”的载体在变,每一层都包裹着更深刻的隐喻,但内核始终如一。

    黄定山说,当我们谈论《我有一个梦想》时,实际上是在谈生活中的你、我、他,每一个平凡人的梦想,也希望这部剧能唤起那些被岁月磨砺的梦想。因为,中华民族的强国梦,终究是由无数普通人的梦想焊接而成。

    “这部歌剧不仅是一部文艺精品,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现场有观众评论,它以艺术为媒介,将中国高铁的发展奇迹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用艺术的力量传递“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涵。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