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正在进行手术。 通讯员供图
李红超 株洲市二医院眼耳鼻喉头颈颌面外科主任 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部肿瘤整形外科工作8年。擅长各类口腔肿瘤(舌癌、口颊癌、牙龈癌、上颌窦癌等)、甲状腺癌、喉癌、下咽癌、腮腺癌、眶周颜面部皮肤肿瘤的切除及美容修复、及头皮各类肿瘤等头颈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擅长头颈部肿瘤整形各种修复诊断和方案设计,熟练掌握各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各类创面缺损不同游离皮瓣、临近皮瓣的制备和修复,熟练掌握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技术,能对各种头颈部肿瘤术后的复杂缺损做到精准修复与功能重建。 社会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湖南省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湖南省头颈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医学会耳鼻喉头颈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株洲市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甲状腺学组青年委员、湖南省口腔癌多学科协同诊疗专病联盟管理委员会委员。
株洲日报通讯员/陈恺琪
37岁的小李是株洲本地人,当初因为朋友的一句“槟榔加烟,法力无边”,他开始嚼槟榔,一嚼就是十多年,等到发现患口腔癌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到市二医院找到头颈颌面外科主任李红超主任时,小李左侧面部的巨大肿物已经严重影响到他说话进食。因肿瘤体积巨大,已侵犯面部深层组织,需尽快手术切除,但是切除后造成大面积缺损,修复难度极大。
【技术】
游离皮瓣修复:
不仅能“治病”还要“美观”
与其他癌症不同的是,因为口腔癌涉及人的颌面部,切除肿瘤后,缺损的部分对患者的外貌影响很大。所以,除了切除病灶之外,更好的恢复患者容貌,对于术后的生活至关重要。
“病人很年轻,才30多岁,他的面部皮肤有破溃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颌面部需要洞穿切除,对外貌的影响很大。如果修复不好,对这个年轻人未来的生活影响很大。” 李红超主任介绍,手术时间持续了8 个多小时。“虽然很累,但是通过精准的自体软组织瓣修复,患者的面部形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几乎与病前一样。”
【难点】
功能重建: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助力器官“重生”
口腔癌的治疗,除了皮瓣的美观修复外,如果修复不到位,会造成颌面部畸形缺损,患者的张口、咀嚼、吞咽、言语、呼吸等功能受损,每一个功能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
首先,每个患者的肿瘤部位、大小、结构不一样,如何进行术前规划,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能达到外形毁损最小,需要医生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其次,缺损部位需要从其他部位切取自体组织做移植瓣,由于血管细如发丝,医生在切取时要十分谨慎细致,如果不小心损伤哪根微血管,游离皮瓣制备就很可能失败,影响整台手术。再次,自体组织瓣要与缺损部位完美塑形,需要手术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稍有不慎,会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关系、咀嚼功能、舌体运动吞咽协调功能等。
“修复手术时,医生要在显微镜下用比发丝还要细的血管缝合线,把供端和受体血管吻合通畅,确保游离皮瓣成活。一针没缝合好,就会影响血供,导致皮瓣坏死,直接导致手术失败。”李红超主任说,头颈部解剖精细,位置关键,重要的神经、大血管、肌肉、淋巴管进出大脑。往往手术时间长,动辄8-10小时手术,手术医生需要经受技术和体力双重考验。术前方案设计、术中精准切除肿瘤、术后规范化康复训练,全病程化管理环环相扣,哪一环节出问题都不行。“肿瘤患者的治疗就是和时间赛跑,和肿瘤细胞抢地盘。” 李红超主任说,任何一个患者,我们都要为他守住生命尊严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