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常言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广超

    我的母亲没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但别看她没文化,她总能随口说出几句“常言道”,言简意赅,道理却非常深刻。

    母亲是个孝顺父母的人。她常对我们说:“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那时候,爷爷和姥姥姥爷都还在,母亲对两边的老人一视同仁,从不怠慢。一日三餐,端茶倒水,她事事顺着老人的心意。记得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父亲在矿上每月挣30多元,还得还奶奶病故前欠下的债。那时候,别说吃肉了,连下饭的菜都难得吃上。偶尔改善生活,菜里有一块肥肉丁儿,母亲必定夹到长辈碗里。

    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家里日子过得紧,我们兄妹四人又都在长身体,母亲就更加辛苦了。除了农活和家务,哪里有零活儿,只要有人喊一声,母亲肯定风风火火地去。即便这样,日子还是过得清苦。母亲常常念叨:“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必受穷。宁叫顿顿稀,甭叫一顿饥’。”那时候,我根本不懂这话的意思,只觉得天天吃地瓜稀饭配咸菜,胃都泛酸了。现在想想,“细水长流”不就是老一辈熬过苦日子的法宝吗?

    母亲是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父亲患肝癌去世时,母亲还不到50岁,我们几个孩子还在上学,没了经济来源,可咋办?母亲决定做生意。她东拼西凑借了几千块钱,学着去批发市场倒腾羊毛衫。可没经验,一开始就遇到挫折,钱被偷,货被扣,倒霉事儿都摊上了,很快就赔了个底儿掉。借来的钱得还,母亲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但她总说:“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母亲发现大热天卖冰棍是个不错的营生,就咬着牙学会了骑自行车,走街串巷地卖冰棍儿……一根冰棍只能赚几分钱,但母亲凭着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硬是还完了债,从最苦最难的日子里挺了过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是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兄妹四人,从小就被母亲带着干农活、做家务。虽然日子过得苦,但我们都学会了懂事和自立。母亲从不抱怨,她总是说:“日子再苦,也要挺直腰杆做人。”她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坚强和担当。

    我上技校那年,家里日子渐渐好起来了。有一次,我和同学跑到蔬菜大队的菜地里偷摘了几个番茄解馋,母亲知道后,回家狠狠地用鞋底教训了我一顿。她对我说:“常言道‘不守规矩遭祸殃,偷人东西丧天良;人穷不能没志气,干净做人得安康’。”这句话,至今还时常在我耳边回响,让我久久不能忘。

    1992年7月,我被分到了一家发电厂上班,在锅炉运行岗位。两年后,又被借调到机关,母亲特别欣慰。她不懂啥叫廉洁自律,也不知道啥是家庭助廉,但每次我回家,她总会唠叨:“常言道‘雁怕失群,人怕掉队’。”她再三嘱咐我要和同事搞好团结,对待每项工作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能偷奸耍滑。

    58岁那年,母亲查出肺癌晚期,没等享儿女的福,就撒手人寰了。住院时,母亲说想吃“小葱拌豆腐”,我跑到农贸市场买了块豆腐,请餐馆厨师切好葱花、葱白,又拌上了香油和盐。母亲强撑着吃了两口,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三儿,常言道‘不贪不占心放平,不怕半夜鬼叫门’……给公家干活,一定得守规矩……为人处事就得像这碗小葱拌豆腐一样,清清爽爽,一清二白……”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其实我不是个容易流泪的人,但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母亲虽然早就不在了,但她为儿女操劳的一生,那些苦难的经历,还有那些母亲循循善诱的“常言道”,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现如今,我参加工作也已经33个年头了。先后当过运行工人、团委干事、两办秘书、副主任、主任、宣传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细细想来,我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母亲的“常言道”,让我受用一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