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破了之” 背后的法治担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如果法院当初选择“一破了之”,不仅程序更简单,还能省去很多麻烦。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一家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将就此消失,债权人权益难以保障,就业岗位和税收也会随之流失。

    市中级人民法院没有选择这条“省事”的路,而是迎难而上,通过持续数年的坚持,最终以创新的司法手段实现了化解危机。

    这种担当精神,正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当法律刚性遇上司法温度,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为困境企业点亮重生之路。

    我们相信,随着这样的“法治护企”案例越来越多,株洲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定能持续优化升级,更多濒临绝境的民营企业可以“绝处逢生”,继续在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记者 手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