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健体 培育阳光少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学校开展心理团辅活动。

    校长有约,增强家校沟通。

    丰富多彩的课间时光。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严美萍

    4月7日下午3点40分,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东校区的孩子们又迎来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而在学校训练室里,学校体重管理营的孩子们也忙碌起来。

    什么是体重管理营?校长颜陈斌介绍,为了帮助体重偏胖的孩子们控制体型,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学校启动了体重管理营,以助力同学们健康成长。

    “三师联动”:破解成长难题

    新学期伊始,这个被称为“校园版减肥训练营”的项目引发关注。校长颜陈斌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该校超重学生比例呈递增趋势,“小眼镜”“小胖墩”现象引起教育团队警惕。

    “健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全国两会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背景下,学校通过不断丰富校园体育、心理教育,创新推出“运动指导师+营养师+心理教师”协同管理模式,让学生不仅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压腿、拉伸、跳绳……4月7日下午,在体重管理营里,30名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进行着训练。

    今年全国“两会”后,“国家喊你减肥”的号召也传到了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东校区。在新学期伊始,这个全新的课后服务项目正式浮出水面。

    “其实早就有开办体重管理营的想法,毕竟学生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校长颜陈斌表示,比如学校有一位孩子,身高165厘米,但体重已达到90公斤,他不仅感到生活上有诸多不便,也时常会因为这样的体型而感到困扰。

    “报名火爆,首期暂时接收了一半报名者。”副校长孙彬表示,学校计划启动体重管理营后,立即有60多位家长积极报名。考虑到教学空间等问题,在参考了体测数据后,学校首期筛选了30名学员。

    “学校能够提供这样的课后服务,方便了家长,让孩子享受到了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陈女士表示,在了解到学校开展此项活动后,马上给孩子报名。

    要确保训练效果,家校联动是重中之重。3月16日,学校专门组织了一场学员家长会。家长会上,大家讨论热烈,并进行了家校任务分工。

    “每天都会在群里打卡,孩子训练很积极。”家长王女士坦言,一直想让孩子参加课外训练班控制体重,但是孩子难以坚持。现在学校统一安排专业人员组织训练,孩子有了训练伙伴,兴趣也更大了。

    孙彬表示,学校将全面跟踪训练营的工作开展情况,科学组织健身训练,同时争取让更多有需求的学生加入进来。

    课间革命:让每个角落都跃动

    如果说健康营是精准干预,教学楼的“地面游戏革命”则是普惠设计。记者现场看到在学校宽敞的活动区域,多彩的地面棋盘等游戏场景,吸引着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奔跑跳跃,已然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体育教师介绍道,今春新学期,随着课间时间延长,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将教育部“课间15分钟”要求细化为三级空间体系:教室开展手指操等微运动,走廊进行棋类等低强度活动,操场开放球类等大运动量项目,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和趣味游戏中增强体质、健康成长。

    “以前课间游戏时间非常短,很多游戏来不及玩,现在我们和同学们在楼下一起玩,还可以在操场上跑跑跳跳,感觉整个人更有活力了。”多位受访学生说。

    “课间十五分钟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它可以让我们从课堂的紧张气氛中解脱出来,放松一下身体。我感觉特别开心,烦恼都抛到脑后了。”学生李同学表示。

    而学校的大课间时间,则设置了跳绳和跑操,可充分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对于仍有运动需求和特长的孩子,还可以参加体育社团。

    心理护航:从个案到系统的升级

    青少年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拥有阳光的心理。近年来,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此逐步构建起“全员心育”网络,比如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开展摸底和团辅活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根据排查情况开展家访,让孩子们变得更加“阳光”。同时,设立“校长有约”栏目,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工作。

    “一开始,她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和同学关系紧张,学习过程中也常常表现得较为焦虑。通过家校沟通交流,孩子的状态有了较好的改变。”在小甜(化名)的成长中,父母工作繁忙,陪伴时间较少。其班主任介绍,因小甜的个性问题,她没有什么朋友,情绪也很容易出现波动。为此,小甜成了“校长有约”栏目的首批客人,学校多次安排专业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又邀约父母来校沟通交流,提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通过持续干预,小甜父母的观念有所改变,小甜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同样感受到关爱的,还有六年级的小雨。

    “孩子正处在升学的关键时期,有了学校的帮助和支持,我们也有更大的勇气来面临困难。”2024年10月,小雨(化名)因患病住院,学校及时对接家长,了解学生身体及治疗情况,立即组织爱心捐款,共募集到4万余元爱心款,大大减轻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随着小雨逐渐好转,学校又启动“双师送教”模式,安排学科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送教上门,确保孩子跟上学业进度,同时又安排心理教师进行情绪疏导。家长表示,非常感谢学校的支持与关心,让孩子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启新的生活。

    既关注个人,也面向群体。

    2月18日,枫溪学校东校区心馨相溪心灵驿站一场主题为“新春下午茶Party”的心理团辅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寒假总结、趣味游戏、角色体验与成长计划分享等形式开展,围绕“寒假小确幸分享”“2025彩虹计划”两大主线,覆盖心智、健康、学习等七大成长维度,旨在帮助学生在轻松氛围里释放压力、增进互动,培养心理健康意识与综合素养,打造目标计划管理领导力。

    在“寒假小确幸分享会”中,学生轮流讲述寒假幸福小事,当中有开心有遗憾,彼此在回顾过往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95%参与者表示更关注日常积极情绪;“趣味心理游戏之丢手绢”有诸多创新,现场笑声不断且团队协作意识提升;“男生、女生角色互换剧场”让82%学生理解异性困扰,跨性别小组合作效率提高30%;“2025彩虹计划启动仪式”则推出七大维度实践方案,帮助学生在后续学习生活中有规划的进行日常管理。

    “心体”合力,构建成长生态系统

    在心育与体育的合力下,孩子们开始不断超越自我。

    去年10月21日,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男子篮球队迎来了最荣耀的时刻,在全市“三好杯”赛上,他们首次夺得冠军。

    体育教师戴天龙介绍,一开始,有的家长担心训练和比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打起了退堂鼓。但他坚持和其他老师多次尝试与家长沟通交流,总算保证了整个团队的稳定。事后证明,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不仅没有因此而下降,刘楷鑫、兰懿轩、洪旭尧、谭雨熙等篮球主力队员文化成绩还始终稳定在班级前列,也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律。

    特别是在决赛中,比赛对手正是他们一年多前以50分大败的球队。但是同学们因为拥有了强大的心理,和坚持刻苦训练的硬实力,让他们在决赛中创造了历史。

    “没想到女儿还有这样的能力,感谢学校的发掘和栽培。”五年级的王乙丁同学,则在去年举行的株洲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500米比赛中,以绝对优势拿下冠军。其家人表示,孩子平时也没有专门进行长跑训练,是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下,他们才发现了孩子田径方面的特长。

    “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成长教育,孩子可以在体育的无言竞争中逐渐铸就强大人格。”颜陈斌表示,学校将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让同学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拟建设智慧健康中心,实现体质数据实时监测,合家校社之力,用五年时间建立儿童健康发展的“枫溪模型”,让每个生命都能找到绽放的姿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