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分钟生死竞速 高危患者转危为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女士接受治疗中。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董介 通讯员/周钱辉 高燕) 近日,凌晨1时,48岁的李女士突感胸闷、气促,继而出现窒息感,四肢麻木。她紧抓着家人,眼中充满恐惧,哽咽道:“我害怕……”家属迅速拨打株洲市中心医院急救电话,将她紧急送往医院。

    溶栓与大出血的极限博弈

    “双侧广泛肺动脉栓塞,氧合指数80,血压不稳,启动肺栓塞红色预警。”在呼吸重症监护室,肺栓塞救治团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系统。

    高危肺栓塞溶栓治疗是唯一希望,但患者重度贫血(血红蛋白58g/L)、子宫腺肌症患者月经出血高峰导致大出血风险极高。治疗矛盾尖锐:溶栓可能致命,不溶栓则无生还可能。

    该院大内科主任黄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三科主任梁彦超等专家团队果断决策,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紧急启动全院会诊,输血科迅速调配700ml血液和500ml血浆。

    医护人员密切监控生命体征,每一滴药物、每一秒钟的监护都在刀刃上精准行走。

    医患共筑的生命防线

    溶栓启动后,医护团队紧密配合,精准推进治疗。

    溶栓药物缓缓注入静脉通路,输血科同步展开紧急输血支持,护士精准调控输液泵,确保每一滴血液输注无误。

    医生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所有人为生命争分夺秒。监护室外,家属默默守护,为亲人祈祷。

    数小时后,李女士生命体征渐趋平稳,心跳与呼吸恢复稳定。

    经过治疗和恢复,李女士康复出院。出院那天,李女士的丈夫送来锦旗,并对救治团队深鞠一躬表达感激之情。

    这场生死竞速中,从确诊到溶栓治疗仅用43分钟,精准救治、全院协作、医患信任,将濒危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