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东:创业无需远行 家乡即是沃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开业典礼上的文桂东。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易楚曈

    通讯员/谭铮

    “有时代的大潮流、大节奏,也要有自己的小浪潮、小节奏;跟着时代跑,别掉了自有节拍就好。”在醴陵升腾的夜市烟火中,“90后”青年小伙文桂东创业经营的“文大爷烧烤”和“园醴火锅”店顺应城市新经济形态,在传统餐饮行业中划出独具个性的价值航道。

    创业初期 睡在店里

    “每天早上6时就得起床,上班往返4小时,接着晚上8时到家,剩下的就是加班生活。”2016年,在互联网通信行业上班的文桂东,逃离一眼望到头的“两点一线”城市生活,选择回乡创业。

    起初做外贸代购和服装生意。“碍于面子,我在顾客面前一直张不开嘴、迈不开腿。”至此,原计划“继承”家族服装生意的文桂东,体验了一周销售员生活后,以失败告终。

    “我迷茫过好一阵,幸亏自媒体的悄然兴盛给了我创业新思路。”文桂东告诉记者。

    此后,他锚定“夜经济”新生态,多次往返重庆、成都等城市,尝试创新传统火锅和烧烤口味。

    “出差成都的一周时间里,我每天要吃四五顿火锅,中午肠胃里的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接着吃几颗健胃消食片就继续干下一场。”“我用嘴皮一家一家地说服食品供应商提供火锅底料,拉来一拨又一拨小伙伴当‘小白鼠’,这才有了如今受食客喜欢的口味。”回忆创业过往,文桂东的眼中泛起光芒。

    文桂东确立了人生航向,也放下架子,后厨、堂前、餐桌旁都有他的身影。“店里开业那时候,老板基本‘住’店里了,哪怕自己在睡觉,只要听到顾客有需求,他都会从床上爬起来。”店员李某介绍。

    实现个人价值 也要造福社会

    “最初的我眼里只有‘挣钱’,纳了税,市民也享受了服务,有人凭什么要投诉店里的噪音和污染问题?”文桂东对职能部门一次次上门要求整改感到很烦。

    “创业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更要造福社会。”冷静下来的文桂东认真反省自身问题。“餐饮店废气排放按要求整改,晚上9时关闭迎客音乐、11时即不对外营业后,我再也没接到一个投诉电话了。”文桂东说,疫情期间,店子也没解雇一位员工。

    不仅如此,文桂东还投身公益事业,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疫情期间,他的餐饮企业免费为防疫一线人员供应热菜热饭;同时,他和妻子连续为残障儿童、特殊教育儿童捐赠近10万元爱心物资和善款。

    “家乡是我创业的根基。”文桂东表示,“身为土生土长的醴陵青年,助力桑梓发展是我与生俱来的使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