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赖杰琦
夜间施工噪音穿透居民楼板、建筑扬尘随风飘散几十米、施工围挡缺失形成"马路陷阱"……这些与项目建设相伴而生的不文明施工乱象屡见不鲜,并纳入我市《2025年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记者近日获悉,株洲正通过严格执法、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文明施工从“软性倡导”向“硬性规范”转变。
痛点:今年前3月
涉施工投诉1800余起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施工行为的规范化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12345热线共受理施工相关的各类投诉1800余起,主要涉及围挡不规范、噪音扰民、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等问题。市民黄先生反映称,小区旁工地周末及夜间持续施工,备考高考的儿子不堪其扰;市民廖女士则因消防通道被建筑垃圾堵塞,多次向12345热线反映安全隐患。“施工方总说‘暂时克服’,可安全问题能‘暂时’吗?”廖女士的质问道出市民的焦虑。此类乱象不仅破坏市容环境,更威胁公共安全,成为城市治理的短板。
破题:为野蛮施工套上
“法治缰绳”
在《株洲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文明施工的责任边界,要求施工单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供文明、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市城管部门正酝酿出台《破占道施工规范管理“十四条”》,进一步细化施工规范,并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施工计划统筹机制,避免重复开挖、无序占道。
“文明施工不仅是企业责任,更需要市民监督。”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发现不文明施工行为可向12345热线或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将限时核查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条例》还明确规定,劝阻、制止不文明行为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市民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援助,这将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