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队15小时 完成10台高难度手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董介 通讯员/黎婕妤) “血管里穿针引线,抢的是生命时间!”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近日上演生死时速,多学科团队连续奋战15小时完成10台高难度手术,四台标志性案例见证硬核实力——

    9:00,撑起大脑“救命伞”

    75岁患者颅内外多血管狭窄如定时炸弹,神经内二科主任张湘辉、副主任黄贵振及刘波团队与导管室团队协作配合,在患者颈动脉病变远端精准释放保护伞,将支架植入狭窄部位,如在豆腐上雕花,解除了脑部的供血危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11:00,30分钟解决“心头大患”

    71岁李嗲嗲因房颤晕厥摔倒,医院助理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刘宇团队将一枚外形酷似胶囊的无导线起搏器通过微创手术植入到了心脏内部,全程耗时仅30分钟。“无需开胸、无导线残留。”手术成功后,患者拥有了长期可靠的起搏支持,告别“心头大患”。现已康复出院。

    12:00,微创打开“心门”

    69岁汪阿姨因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狭窄(重度)病关闭不全导致气促无力,“TAVR手术通过微创介入的办法,从大腿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病变瓣膜位置,取代病变的瓣膜功能。”心血管外科执行主任薛湘苏介绍。手术时,导管在毫米级血管中穿行,小心翼翼地将瓣膜输送至病变部位,闭塞的“心门”豁然贯通。术后,汪阿姨气促、乏力症状消失,现已康复出院。

    21:00,两科室接力“闯关”

    62岁的刘先生从黑龙江到株洲探亲,突然下腹部疼痛,原来体内藏50mm腹主动脉瘤+输尿管结石并积水,情况万分危急。医院医务部立即统筹开启多学科联合诊疗,由心血管外科执行主任薛湘苏及团队先完成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张伟团队接棒,完成输尿管镜碎石手术,一站式解决患者问题。术后患者转危为安。

    这15小时的连续奋战,不仅是以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的践行医者使命的缩影,也多角度展示了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在多学科联合诊疗高效救治方面的硬核实力。该院持续聚焦医疗技术前沿,积极开展各类心脑血管、泌尿、普外、骨伤等领域的新技术,通过规范诊疗,为不同疾病的患者提供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