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中的“圣草”:七叶一枝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炎陵桃源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叶一枝花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金水

    在株洲炎陵县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绿荫之下,生长着一种叶片如莲座托举,花朵似星辰绽放的珍稀植物——七叶一枝花(学名:Paris polyphylla),别名:重楼、草河车、重台草、七叶莲等。它形态美丽,隶属百合科重楼属草本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相传炎帝神农在炎陵县尝百草时,曾用七叶一枝花解蛇毒。《神农本草经》更是将其誉为“解毒圣草”。《本草纲目》中记载:“蛇虫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金线重楼,因其花状也。一茎独上,茎当叶心,叶绿色,似芍药,凡二、三层,每一层七叶”,故称重楼。这种扎根于湘东南山地的古老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药效,在炎陵县的溪涧岩缝间静默书写着千万年的生存史诗。

    科属与形态

    七叶一枝花拥有极具辨识度的外貌。有5—10枚叶片轮生于茎顶,形似绿色莲座,通常以7片为主,故得“七叶”之名。叶片纸质,长椭圆形,叶脉如羽状展开,边缘平滑如缎。

    一茎独擎一朵花,从叶心破土而出,高约30—80厘米。花被分两层,外轮4—6片黄绿色“花瓣”实为萼片,内轮丝状黄蕊才是真花瓣,远观如绿色塔楼托举金色星辰。

    七叶一枝花的地下根状茎粗壮如虫,密布环节状纹路,断面白色,是民间“云南白药”的核心成分之一。秋季结出暗紫色浆果,开裂后露出鲜红色种子,像撒落的林间的玛瑙。

    生长环境

    七叶一枝花生活在炎陵县山中海拔600—1500米的沟谷、溪旁,湿润的丛林地带,尤以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为主。它们特别喜欢晨雾弥漫的山谷,那里的空气湿度较高,也比较隐蔽。七叶一枝花偏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黄棕壤,腐殖质层厚达30厘米,pH值5.5—6.5的微酸性环境。常与南方红豆杉、福建柏等珍稀树种伴生,苔藓覆盖的岩石缝隙是其幼苗的天然温床。

    濒危之境

    尽管被列为保护物种,七叶一枝花仍面临严峻挑战,因根茎作为药材,可解毒、镇痛、抗炎、抗氧化等,曾被过度采挖。另外,其种子需经历两冬一夏的休眠期,且依赖特定土壤微生物才能萌发,自然更新率低。

    七叶一枝花在炎陵县的存在,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生态坐标。它是地质变迁的见证者,正以脆弱而坚韧的姿态,诉说着生命延续的奥秘。保护它们,不仅是留存一味珍贵的草药,更是守护这块土地生生不息的绿色基因。

    温馨提示:

    珍稀植物很宝贵,禁止采摘、伤害、出售、收购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如有发现采摘、伤害、出售、收购保护七叶一枝花等珍稀野生植物,或侵占、破坏其生长环境的行为,请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举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