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杰琦
【一城文明,始于对善意的呵护。】
日前举行的株洲市2025年“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文明风尚月启动活动中,10名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代表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包。礼包中的读书卡、电影卡看似寻常,但背后传递的信号却意义深远,这座城市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善行义举不会被忽视,平凡的道德光芒值得被珍视。
礼遇的价值,在于构建“好人好报”的正向循环。当道德模范们手捧礼包感慨“善举被珍视”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感动,更是一种社会激励机制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不能仅靠精神倡导,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撑。株洲将礼遇转化为医疗便利、文化体验、生活关怀,正是用可感知的温暖回应了一个根本问题:当一个人选择奉献时,社会能否给予持久回馈?这种“德者有得”的闭环,让行善者前行更有底气,也让观望者有了“跟上”的理由。
更深层次来看,株洲的实践是对“道德如何可持续发展”的破题。近年来,个别地区对道德模范的表彰止步于颁发证书、宣传事迹,而忽视其现实需求,导致“模范流汗又流泪”。株洲则将礼遇帮扶系统化、常态化,从一次性奖励转向长期关怀。例如,健康检查、就医绿色通道等政策瞄准了模范群体可能面临的现实困难,体现出城市治理的人文关怀。这种既给“面子”又给“里子”的做法,让道德建设摆脱了空洞说教,形成了可持续的良性生态。
一城文明,始于对善意的呵护。株洲用礼遇政策织就的不仅是一张保障模范权益的安全网,更是一条激励人们向善的价值纽带。当城市以制度之力守护道德火种,普通人自会相信:每一份微光都值得点亮,每一次善行都在为文明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