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全华
【数字素养和技能做加法,数据应用、AI赋能才能得乘法。】
市数据局选定3个核心场景应用DeepSeek模型,天元区“i天元”政务AI小助手上线,芦淞区部署“芦小智”大模型……最近,株洲在政务服务领域积极拥抱AI,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政务效能、推动了数字化升级。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一直是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目标。近年来,株洲通过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市民办事越来越方便,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然而,受限于信息共享、技术壁垒等原因,群众在办理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时,还是可能会面临咨询困难、流程复杂等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政务服务也不例外。市数据局率先将DeepSeek模型嵌入项目审查全流程,即时生成合规性分析报告,审查周期缩短,专家评审效率提升。由此,政务服务实现“秒批秒办”、智能导办等功能,或将成为现实。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是一种时髦,也是一种必然。
AI赋能政务服务,株洲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大模型的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加强数据采集、存储和共享机制的建设,打破各类数据孤岛,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人工智能的核心还是人,只有政务人员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做加法,数据应用、AI赋能才能得乘法。当然,法律法规的完善问题也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