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攸县曾经最热闹繁华的西门厦如今虽风光不再,但在老电影院和戏院的中间地带,依然是攸县的文化活动中心。这里有县体育场、县图书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它们三位一体,因而也延续了昔日的芳华,引领着时尚的潮流,极大地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我有幸就住在体育场旁边,只是一墙之隔,直线距离不足100米。平常日子里,每天天刚亮,就有人来体育场锻炼身体了。头一拨是散步与跑步的,大多是中年人,晨跑者大多是男性,年轻点的跑步,年岁会稍大点的,主要是散步。后陆陆续续有人加入这个队伍。天稍亮时,羽毛球和篮球的扣击声开始有节奏地响起。
早晨打篮球的一般是年长点的男性,纯粹是为了强身健体,舒活筋骨;而打羽毛球的,男女皆有。虽说没有正规场地,但他们你来我往,左推右挡,身形亦很矫健,个个挥汗如雨。我虽没加入其中,但单是眼睛,也是忙碌不已,一场对决下来,作为旁观者,亦有灵魂上阵参与搏击之感,快哉。不久,舞蹈队亦依次出场。首先是年轻人的韵律舞,在那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舞者们配合着音乐旋律,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跳跃都展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很能感染人。年长者的晨操、太极拳、广场舞随后轮番上场。这些爷爷奶奶级别的人,虽然皱纹已爬上了他们的脸庞,银丝满头,但精神矍铄,特别是练太极拳时,动作舒展,轻灵活泼,张弛有度,刚中带柔。有时在阳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鹤发童颜,似有返老还童之态。
当艳阳高照时,体育场渐归宁静。除了偶尔有人来晾晒物品外,只剩篮球架独立场上,坚守岗位。傍晚时分,沉寂了一整天的体育场再次沸腾起来。跑道上,散步的队伍有点庞大,队伍中,老、中、青、少皆有。小孩子最是活跃,上了一天的学,被“关”了一整天的小屁孩们,此时会以各种方式撒欢,在人群中钻来窜去,活脱脱的滑“泥鳅”。而散步的大人们,邀上三五好友除了散步健身,更多的是闲话家常,家长里短的琐屑与人分享,既可解闷,有时也可“炫耀”,但不管出发点如何,邻里之间的信息便在不经意中得以传播。遇到难事,有时也可“雪中送炭”,解人危急;碰上喜事,也可“锦上添花”,分享快乐。此时最热闹的还是篮球场。
那里,人们按年龄自觉分成了中、青、少年队。每一个篮球架下都人满为患,虽不是正规的比赛,但篮球爱好者们自觉组队,传球、抢球、运球、投篮,亦有模有样,丝毫不输正规比赛规格。体育场不仅为人们日常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为许多的活动提供了场地;特别是每年的县职工篮球赛和三人篮球赛都在此举行。每到这时,体育场人群聚集,是一年中热闹非凡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