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通讯员/傅晶芬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荷塘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通过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培育智能制造标杆、激活传统产业动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数实融合”发展道路。2024年,该区21家企业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企业认定,通过率全市占比65.63%;16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作,全市占比100%,数字化转型正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历经9年迭代,荷塘区打造的“我的荷塘”政务平台已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服务体系,1151个政务服务事项同步办理。去年上线的查策网平台,运用智能算法实现政策精准匹配,累计服务企业超百家,政策申报效率提升60%。即将启用的DeepSeek-R1大模型,通过“塘宝客服”提供全天候AI政务服务,标志着政务智能化进入新阶段。整合21个业务板块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智慧平台,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服务矩阵,获评国家级示范平台。
聚焦硬质合金、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荷塘区实施“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宏达电子、中车车辆等龙头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制造标杆,株硬集团打造省级智能车间示范。数据显示,全区智能工位、产线、企业数量同比增幅均超30%,设备联网率达85%。以株洲美特优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为例,其智能协同管控系统整合多环节数据,打破信息孤岛。生产环节,实时监控优化工艺,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约20%;物流环节,智能调度减少积压,运输时间缩短近30%;企业管理方面,加强沟通协作,提高工作效率,还具备故障预警功能,降低设备故障率。
荷塘区工信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荷塘区将重点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力争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座工业老城正焕发新活力,为全国县域数字化转型提供“荷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