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易蓉 通讯员/王浩) 一条关乎民生幸福与产业升级的交通动脉,正在焕新中。3月18日,中环大道及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班首次现场推进会召开,市资规、住建、城管、交警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实地考察中环大道沿途18个重点整治点位,通过“现场观摩+交叉点评”的方式,推动问题整改与经验共享。
中环大道是株洲建市以来建设周期最长、投资最大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是株洲首条贯通城区的快速环道,由东、西、南、北四条快速路合围而成,全长约38.5公里。它不仅是“幸福株洲”主城区发展核的边界,更是串联我市“一主六片”中五大重点产业片区的交通动脉。随着重点产业片区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持续攀升,服役时间过长的中环大道路面破损、设施老化、拥堵加剧、隐患增多、环境治理压力加大,已难以满足周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交通、环境需求,亟待全面整治升级。
当天现场讲评活动覆盖天元、芦淞、荷塘、石峰四区,重点聚焦私房、厂房风貌、无序堆物堆料、主线开口等乱象治理。其中,天元区华晨·金水湾创新采用“疏堵结合”治理模式规范菜地整治和芦淞区曲尺村“一户一策”实现拆违控违的做法获得推介。
中环大道综合治理不是简单的道路修补,按照“畅中环大道、理乱搭乱建、露青山秀水、观动态美景、显制造名城、享幸福株洲”工作思路,实施“三年三步走”战略:2025年重点攻坚,推进中环大道沿线植物环境和建筑环境整治、交通设施优化及路面提质等工程,年内实现环境面貌焕然一新;2026年民生提质,推进中环大道两厢城中村风貌整治、“金角银边”资源盘活等工程,让民生幸福可感可及;2027年系统提效,推进辅道完善及周边地块开发,形成畅通高效、功能完备的环道交通网络,全面提供高效安全的行车环境。
市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三年内将中环大道建设成为服务产业发展的‘金腰带’,成为展现幸福株洲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