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尹跃辉。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赖杰琦
与普通货车相比,危险货物运输车(以下简称“危货车”)对驾驶员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专业资质认证与日常操作规范上,更考验着突发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尹跃辉驾驶的槽罐车核载量达33.5吨,日常运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危险化学品。“方向盘上系着人命,车轮下压着责任”——这句被他时刻挂在嘴边的警示语,诠释着这个高危职业的重量。
爆胎后97秒“自救”
气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制动……临出发前,尹跃辉习惯性地又将车辆全部仔细检查了一番,指尖在轮胎沟槽间反复摩挲,确认没有暗藏的裂痕或鼓包。这个看似多余的动作,源于七年前那个让他至今难忘的一幕。
那是个热意尚未消退的九月,风裹着初酿的凉意撞进车窗,尹跃辉和押运员正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刻,突然,“砰!”的一声巨响,驾驶室的座椅猛然下沉,方向盘在手中剧烈震颤。“爆胎了!”千钧一发之际,肌肉记忆先于意识给出反应——双臂锁死方向盘,右脚均匀施压制动踏板,车辆缓慢向应急车道偏移。待车辆停稳,仪表盘上的时钟显示整个过程仅用时97秒。
“当时要是没处理好导致车辆侧翻,罐体受到惯性冲击很可能发生泄漏。”尹跃辉下车查看时,才发现冷汗早已浸透了后背。
导航助力避开6小时拥堵
智能导航系统普及之前,危化品运输如同在迷雾中前行,出行是否顺利,全凭驾驶员的经验与运气。尹跃辉清晰记得有一年在京港澳高速遇到连环追尾,载着硫酸的槽罐车被困在车队中间,一边是不断逼近的送货时间,一边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堵车长龙。
转折发生在智能导航系统的普及使用后。“前方3公里,京港澳高速发生追尾事故,建议绕行G107国道。”电子女声的提示音让正在沪昆高速疾驰的他及时变道,避开了持续6小时的拥堵。利用智能导航系统和物流信息平台,尹跃辉和同事们都已实现了运输任务的精准调度和高效执行。
与危化品打了多年交道的尹跃辉始终相信,再先进的科技也替代不了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每次转动钥匙前,他仍会习惯性抚摸车门上那道七年前爆胎留下的浅痕——那是用钢铁与橡胶铸就的安全宣言。
人物简介
尹跃辉,男,湖南卓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危货车驾驶员。在2024年度“寻找株洲好司机”活动中,获评客、货车好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