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戒酒芯片” 市三医院开启科学戒酒新路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酒精依赖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病症,长期酗酒对肝脏、心脏以及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也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传统戒酒方式虽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因依从性欠佳,或是难以承受强烈的戒断反应,导致戒酒进程难以持续。​

    近年来,纳曲酮皮下植入技术,也就是大众熟知的“戒酒芯片”,作为创新的辅助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株洲市三医院成瘾医学科为广大受众深入剖析这项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适用人群。

    纳曲酮皮下植入技术详解​

    纳曲酮(Naltrexone)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其作用在于阻断酒精引发的欣快感,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对酒精的渴望。以往口服纳曲酮需要每日按时服用,患者一旦漏服,就会大大增加复饮的风险。而皮下植入技术则是将缓释型纳曲酮芯片,植入患者皮下(一般选择腹部或者上臂部位),能够在数月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有效解决了患者因遗忘服药而导致戒酒失败的问题。​ 该技术具体以下技术特点:​

    1.长效缓释:单次植入后,药物作用可以持续3至6个月。

    2.精准控量:依据医学计算,为患者确定个体化剂量,避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

    3.微创操作: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植入,创口微小,恢复速度快。​

    纳曲酮皮下植入助力戒酒的机制​

    1.阻断 “奖赏效应”: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让饮酒者产生愉悦感,进而形成 “奖赏回路”。纳曲酮通过阻断阿片受体,使得饮酒后的快感减弱,从生理层面抑制了饮酒欲望。

    2.降低复饮率:相关研究显示,在联合心理治疗的情况下,纳曲酮皮下植入能够将戒酒成功率提升30%至50%。

    3.减少戒断症状:稳定的药物释放能够有效缓解戒酒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失眠等戒断反应,助力患者平稳度过戒酒阶段。

    ​适用及禁忌人群​

    1.中重度酒精依赖患者:经过评估,符合纳曲酮使用指征的患者。

    2.多次复饮者:采用传统戒酒方法效果不理想,需要长效药物辅助的人群。

    3.自愿接受治疗者:患者自身有强烈的戒酒意愿,并且能够配合后续心理干预的。

    4.禁忌人群:肝功能严重受损者、对纳曲酮过敏者、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等,不适合采用此项技术。​

    市三医院成瘾医学科的治疗优势​

    1.多学科联合诊疗:医院组建了一支由精神科医师、外科医师、心理治疗师以及护士构成的专业团队,为患者制定集 “药物+心理+家庭支持”为一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2.严格术前评估:通过血液检测、心理量表测评、肝脏功能检查等多项检查,确保患者安全适用该技术。

    3.术后全程管理:定期复查芯片位置以及药物释放情况;提供认知行为疗法(CBT)、家庭治疗等心理支持;建立患者互助社群,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

    常见疑问解答​

    1.“戒酒芯片”植入后能否立即戒酒?

    纳曲酮只是戒酒的辅助手段,需要患者自身坚定意志,并结合心理治疗。植入后同样需要避免接触酒精环境。

    2.是否有副作用?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恶心或者头痛等症状,一般1至2周内会自行缓解。

    3.芯片需要取出吗?

    药物释放完毕后,芯片载体无需取出,会被人体缓慢吸收。​

    4.走出误区:戒酒芯片并非一劳永逸。

    纳曲酮皮下植入技术是戒酒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成功戒酒的核心,依然是患者的积极主动参与以及长期的行为改变。

    市三医院成瘾医学科医生提醒:戒酒是一场“身心并重”的持久战,需要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以及家庭关怀协同发力。如果您或者家人正被酒精问题困扰,可以前往专业医疗机构的成瘾医学科进行咨询。(沈姝恬)​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