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华
兴趣爱好能给人带来愉悦,给生活带来浪漫与激情。说起我的书法爱好,还是始于欣赏故宫楹联。故宫内楹联的书法风格多样,既有端庄大气的楷书,也有潇洒飘逸的行书,还有苍劲有力的篆书、隶书。宫殿、阁楼上的楹联除联意深远外,还端庄大气,每一笔都极尽风骨韵味。我在浏览故宫、颐和园景物的同时,更被园林阁楼的楹联所吸引,北京之行让我增添了书法一大兴趣爱好,此后一有机会便欣赏名家名帖,仔细玩味揣摩,悉心临摹。只要听到哪里有带特色字体的石碑,不管走多远的路,都要赶去鉴赏。用手机拍下,带回细细观摩。后来有了电脑,便在网上观赏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
练书法可以陶冶性情,集中注意力,有益身心健康,提升审美能力。为练习书法,我做足了功课。准备了笔墨纸砚,特备了各种类型的字帖,伏案书法一切准备就绪。闲暇时,只要书写兴趣上来,就用小塑料桶装上水,以水代墨在地上书写。无翰墨之飘香,却也环保卫生。进入书房以及大厅,地面光滑平整,在上面练书法,最恰当不过了。独处一室时,似与外界隔绝,可充分享受独处的妙处,注意力高度集中。
写那大开大合行云流水般的草书,手随心动,兴之所致,将笔伸进桶里,水浓笔饱,顺势恣意挥洒,运笔带着无拘无束、信马由缰的快感。手下只有字,我酣畅淋漓地挥笔书写,一个个字如美妙动听的音符在笔尖下跳动。心中无杂念,物我两忘,心灵似得以净化而变得特别纯洁起来,进入了一种“激扬文字”的神秘境界。
我练写的字体有多种,唯独对魏碑体情有独钟。这种字体刚劲挺拔,灵动有力,字形美观。其次也练写方正的黑体字,这种字厚实端庄。如果说在地上练行书带点随意性,那么伏案临帖练正楷则需高度严谨,执笔坐姿书写都得规范。稳而正,一笔一画讲究一气可成,流畅自然,点、横、撇、捺笔笔见锋。上下左右结构匀称,用笔轻重有度,粗细疏密有致。结构紧凑,字体重心力求平稳。书法作品务求呈现出字的个体美,更具整体美的审美效果,努力追求书法的最高境界。一松一紧交替,宽严相济,行书、楷书两种书法形式变化着进行,可让兴趣处于持续状态,坚持天天如常,持之以恒。
记得当年校长见我爱涂鸦,学校一旦要写什么东西,他便找上我,我也乐于此道,毫不推辞。那年月为了引起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各校在校门口和墙上书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扫除青壮年文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等一大堆标语。这书写的差事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身上。我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提上装有调制好的石灰水的桶,带上排笔和直尺,选取大路边显眼的墙壁,一条一条用黑体字体写下来,白字印在红砖墙上,很醒目。他人是褒是贬我不计较,总之收获到书写的快乐。快过年时,好多文士在大街上摆摊写对联,当中不乏书法行家,令我仰慕,很想与之交流书法感受,但因担心影响人家工作或有班门弄斧之嫌,只得作罢。当然我最欣赏的首推攸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一位邓姓老师写的对联,他的字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而且瘦硬苍劲韵味十足,颇具大家风范,据传他的书法作品远销日本等国。羡慕归羡慕,见人家写对联挣钱,我何不也尝试尝试。于是过年前写了些对联,摆在门口,不知何故问津者多而买者少。也许是过年的对子应与喜庆福禄财运相关联,而我偏偏却未注意这些。不过我也不气馁,我写对联纯属兴趣使然,加入书法协会或以字卖钱求名求利并非我的终极目标。
1994年建好新房,大门上的对联是:逢盛世开鸿泰人兴财旺添富贵,创伟业启安康喜到福满多吉祥。1995年建了围墙,大门上的对联是:铸就辉煌,再创佳绩,都是我自己写的。对联见证了我家的发展历程。经过长时间的书法练习,我也逐渐积累了一些方法心得:练书法如同做事,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通过练习书法还可学习做人,练字悟道。字要方正,做人又何尝不是要堂堂正正呢?
我深切感受到,练习书法能帮助人们修心养性,有益身心健康。重拾书写的乐趣,丰富自己的老年精神生活,也有利于调整好心态,让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