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外教的株洲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口语课后,Ryna与孩子们开心合影。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罗小玲

    通讯员/黄荣

    来自乌克兰的KAKHLENKO IRYNA(以下简称Ryna),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舟,在中国书写了一段跨越文化的教育诗篇。四载春秋,三尺讲台,她在株洲市石外高级中学用热爱与坚守诠释了“教育无国界,巾帼绽芳华”的深刻内涵。

    荣誉证书背后的教育温度

    近日,石外高中的多媒体报告厅内,Ryna与学生正在台上演绎着歌曲《Counting stars》,台下掌声如潮。她望向观众席,恍惚间看见十一年前那个在辽宁师范大学求学的自己。那时,她因拿到孔子学院奖学金而跨越了欧亚大陆,只为解锁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而今,她手捧着学校颁发的“教育芳华奖”荣誉证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Ryna说:“这对我来说很特别,这是我在石外领的第一张证书,这张温馨的‘证书’也是对我的肯定与鼓励。”

    从汉语言学子到文化传播者

    金发碧眼的Ryna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让很多人惊讶万分。“我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Ryna骄傲地说道。

    说起Ryna与中国的缘分,那就要追溯到她学汉语的初衷,她表示:她对全球文化很感兴趣,所以选择了学汉语,上了基辅国立语言大学,主修汉语、英语和文学。上大学之后凭借优异的成绩收到了孔子学院的奖学金,随后来到中国辽宁师范大学读研,毕业后获得TEFL(英语教师资格证)证书。

    2021年,Ryna选择扎根湖南株洲,成为石外的一名口语外教。四年来,她将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让语言学习充满文化温度,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沉浸式课堂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

    Ryna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的课堂摒弃填鸭式教学,融入戏剧表演、音乐互动和小组任务,学生在她的课上参与积极性非常高。生活即课堂,除开常规的口语课外,Ryna将一切课余活动时间利用起来,给学生们营造“沉浸式”学英语的氛围。例如,通过户外“英语角”活动,大力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开发中西文化社团课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通过系统化雅思培训课程,助力学生实现海外留学梦。并积极担任学校各类文娱赛事的评委,与学生加强互动,锻炼口语。

    “我很喜欢中国,也很喜欢中国学生,他们很可爱很乖,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所以我会创造各种机会和他们多一些互动,让他们知道怎样和外国人交流,我很爱他们,当然他们也很爱我。”Ryna拿着她与学生的合照开心地展示起来。

    从“异乡客”到“本地通”

    融入本土文化,传递多元视角。Ryna对中国的热爱不限于教育,她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课余时间,她走访株洲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中国地方特色,将中国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展现给更多的人,并将这些素材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

    闲暇时间,她自学了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操作知识。2023年,她加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积极参与心理辅导公益活动,并为石外学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她还代表学校积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给县区学生带去生动有趣、原汁原味的国际化课堂。热爱唱歌的Ryna还加入了株洲以歌青年合唱团,并多次受邀参与演出……她将这些精彩的瞬间都分享在社交媒体上,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株洲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