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如 通讯员/陈婉玲) 株洲高新区正以真金白银助力青年创新创业梦想起航。3月13日,在株洲高新区双创中心举行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一季度项目评审会上,60余个涵盖智能制造、软件开发、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创新项目激烈角逐,其中清华大学研二学生黄泽宇团队带来的“创多多”全站式双创服务平台引发关注。
政策赋能:500万元专项资金池重奖大学生创新创业
去年12月,株洲高新区出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池,采取事前支持的模式扶持青年创业。政策覆盖株洲本地高校、战略合作高校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创业者,重点支持具有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通过评审的项目最高可获20万元奖励,配套办公场地、导师指导等孵化服务。
清华学子:从首都到株洲的创业迁徙
“株洲的产业配套和扶持政策让我们选择南下。”清华大学研二学生、株洲市沐曦教育科技负责人黄泽宇介绍,“我们的项目是依托一个平台,一项效率工具,一套课程体系,构建起大学生双创全站式解决方案,亮点是课程精心打磨,引入清华大学等优质创客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辟知识付费市场,并打造一款年轻人喜欢用的简历优化App,帮大家构建更好的职业认知。”
“创多多”项目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痛点,通过智能工具、课程体系与创客资源共享,打造“简历优化APP+知识付费平台”双引擎。目前,团队已入驻动力谷大厦,计划利用政策资金加速产品开发。
项目亮点:硬科技与软实力并重
本季评审项目呈现“双轮驱动”特征:既有“高纯铟锡材料生产”“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等硬核技术攻关项目,也不乏“创多多”等数字化服务平台。评审专家、湖南新恩智能董事长吴灿辉指出:“年轻创业者的技术敏锐度与商业模式创新力令人惊喜,整体创业项目质量都较高。”
株洲高新区建立“季度初审+路演终审”的动态孵化机制,每轮评审通过资料审核、10分钟介绍和答辩、综合评议等多重考核。通过的项目将进入“资金支持-资源对接-市场推广”的培育链条,优秀团队还可获得投融资对接、产业链合作等深度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