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对话浏阳文庙,“江小豚”牵手“花炮娃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总编辑 刘海雄

    3月5日,浏阳日报社总编辑刘海雄深度探访岳阳的文旅地标。在千年名楼对话、非遗工坊寻艺、熊猫乐园采风等行程中,他的脑海里不断碰撞出湘派文旅融合的新火花。

    “青铜编钟与忧乐精神,共同奏响的是湖湘文脉的和鸣。”驻足岳阳楼前,刘海雄说,浏阳文庙以礼乐传承儒家精髓,岳阳楼以《岳阳楼记》书写家国情怀,两者共同构筑起“修身齐家治国”的文化图谱。这种精神共振,恰为两城文旅联动埋下伏笔。

    移步洞庭南路非遗街区,岳州扇轻摇生风,浏阳花炮的璀璨仿佛跃然眼前。“我们要让非遗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活’起来。”刘海雄描绘“非遗体验游”线路蓝图:游客既可体验浏阳花炮的“火树银花”,也能在岳州扇面题写诗意,让洞庭湖畔的非遗工坊串珠成链。他说,两城应携手深挖“洞庭IP”“浏阳河IP”的文化富矿,构建学者、媒体共建的叙事体系。

    在岳阳中华大熊猫苑,萌态可掬的国宝引发文旅新构想。“熊猫手工坊+科普剧场+生态研学,这套组合拳能打响亲子游品牌。”刘海雄建议浏阳也可以引入熊猫主题文创,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谈及两地吉祥物联动,刘海雄妙喻“江小豚”与“花炮娃娃”犹如“敖丙”与“哪吒”——水与火的交融既能演绎洞庭生态故事,亦可绽放文旅的魅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