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精妙“微操” 为患者“移植血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廖智勇 通讯员/陈恺祺) “微操”是电子竞技术语,形容玩家以细腻而精准的操作取得游戏胜利。近日,市二医院肾内科主任陈晖可凭借精妙“微操”,完成市内肾脏病专科首例“自体血管移植内瘘术”,为同类型疾病“血管通路”手术开启新篇章。

    60岁的张先生7年前被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直至今年1月就医检查才得知,病情已达慢性肾脏病5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市二医院肾内科对其身体情况详细评估,制定了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必要时血透的治疗方案。

    陈晖可介绍,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一个异常通道,称之为动静脉瘘,它是血液透析病人最理想、最常见的透析血管通路。但人体本身没有动静脉瘘,需要医生通过动静脉内瘘术将尿毒症病友上肢的动脉和静脉人为连通起来,使血管吻合后,静脉中流动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我们评估发现,患者双上肢静脉条件差。”陈晖可说,以患者的血管条件,原位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可能性极低,治疗陷入僵局。经会诊研讨,陈晖可决定为张先生开展自体血管移植内瘘术,即剥离左小腿大隐静脉,移植至其左前臂,通过皮下隧道精准建立自体血管通路,这在市内肾脏病专科中还是第一次。

    手术中需要剥离下肢踝关节至膝关节大隐静脉,操作繁琐,剥离后要建立皮下通道,要尽可能降低皮下损伤,对医生手法要求极高,还需要手术团队默契配合。“这个手术难度系数不小,同事们都为我捏了一把汗。手术最终能取得成功,我很有成就感。”陈晖可说。

    据了解,自体血管移植内瘘术难度系数大、操作繁琐,在我市医疗界算得上是一种罕见的手术治疗方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