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瓶 够中国够醴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扁豆双禽瓶。 图片来自网络

    欧阳光宇

    一直听说瓷城醴陵的陶瓷博物馆中,有一件宝贝名为“扁豆双禽瓶”,整个器物的形态画面动静结合惟妙惟肖,色彩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且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追溯到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扁豆双禽瓶荣获金奖,随后被国内外称为巴拿马瓶,这是醴陵釉下五彩瓷创烧成功后,最为轰动的一次获奖,自此醴陵陶瓷名扬华夏,风靡全球。

    之前我只看过此瓶的仿品、图片和大样的充气宣传造型,但一直未见真品。11月4日,因参与举办省老年科技大学株洲分校的成立仪式,安排了参观活动,得以在瓷谷的醴陵陶瓷博物馆,见到了此馆的镇馆之宝。

    这宝贝着实人见人爱,你只要跟此瓶一对上眼,你就会目不转睛。我想起《红楼梦》第三回中,写王熙凤出场,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的描述: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此瓶因瓶口敞开处像凤凰之尾,器形得凤尾尊雅称。借用《红楼梦》中熙凤初见黛玉的话,来描述我见到这宝贝时的感受,心里面惊呼:“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瓶儿,我今儿才算见了!”

    瓷瓶逾越百年,仍如少女出浴一般鲜洁如新,光彩照人,画风似乎融合了工笔与写意两种技法,叶子脉络清晰,扁豆的豆粒颗颗可数,这是工笔;而由下至上一气呵成,线条生动流畅,这是写意。色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青绿,这种青绿不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礼仪般的青绿,而是取材于生活,贴近自然、生趣盎然的青绿。

    青绿之下有暖色,在构图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位置,于豆绿的叶、豆荚和藏青紫蓝色的叶中,分别点染有粉紫的扁豆花,花叶之下,立着一对鹅黄、黑尾、黑爪的鹌鹑,其羽毛和腹部的绒毛都让人入境可感,且绒毛的明度更高,与羽毛形成微色差对比,十分可人;鹌鹑内侧的绿色素描线条,像草丛,草丛下蓝色渐变如云的土壤,巧妙地为画面添加层次感,使画面从二维伸展为三维。整个画面采用独特的双沟分水法画成,线条流畅简洁圆润,色调浓淡相宜,造型沉稳典雅。

    扁豆是常见的祥瑞之物,寓意着丰收,多子多福;双禽指的是扁豆下的这一对鹌鹑,“鹌”通“安”,将鹌鹑画在花瓶上,取平安之意,也有安居乐业之意,这样构思,是对中国福文化完好的传承,而瓷瓶灵动如水,在丘陵中取泉水酿甜酒,应“醴陵”地名之意,因此说醴陵陶瓷博物馆的这个镇馆之瓶,够中国够醴陵。

    经典始终元气满满,人气满满,馆内解说员介绍此瓶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扁豆双禽瓶》跨越时空,与各国、各年代的人们互致祝愿,一时气氛和美融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