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开启跨越两地的爱心接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陈静 刘鹏程

    3月2日,身患多重残疾的株洲籍学子小亭(化名),在永州宁远县舜陵镇的外婆家迎来几位特殊来客——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欧玖能一行。他们上门了解小亭的身体状况,并开展了首次上门送教。

    异地生源遭遇现实难题

    这是一个有些曲折的故事。

    小亭出生于2015年,户籍在株洲市芦淞区。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需要居家康复的小亭被送到位于宁远县的外婆家照料。但按照入学报名要求,小亭父母在永州当地无房产,只能选择在户籍地株洲报名,入籍栗树山小学。因本人实际并不住在株洲,近三年来,学校只能安排老师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送教。

    日前,株洲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巡回指导教师团队在芦淞区栗树山小学开展巡回指导时,得知了这个特殊孩子求学路上遇到的困难。于是,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金花,联系上了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欧玖能。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特殊孩子。”了解到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后,欧玖能立即向宁远县教育局基教股汇报此事。基教股负责人也当即表态:若条件允许,一定接收;即便暂时无法接收,也会全力配合栗树山小学做好送教上门工作。

    建立联络,开启送教之路

    说干就干。3月2日,欧玖能带着学校专业教师团队一同上门走访,还带去了爱心物资。特校教师通过观察互动、能力评估,全面了解该名学生身体状况与康复需求,针对性设计感官刺激、肢体协调等训练内容。康复训练中,教师们利用各种手部游戏引导进行抓握练习,同时向亲属示范居家护理技巧,指导家长通过日常互动巩固训练效果。

    “送教不仅是教学,更是为家庭注入希望。”参与送教的教师表示,首期服务以建立信任、夯实基础为目标,后续将根据情况逐步增加认知类课程。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此次行动的协调者,持续密切跟进服务进展,积极协助解决跨市协作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衔接等各类问题,保障送教服务的顺利推进。

    王金花表示,此次行动为跨区域特殊教育服务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两地特教团队将深化协作,确保特殊学生不因地域变迁而中断受教育权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