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4日中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会议议程和人大有关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娄勤俭介绍,本次大会5日上午开幕,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大会议程共有7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展现出显著政治优势。
娄勤俭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找准人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一是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三是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
“我们将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娄勤俭说。
开放共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近期,DeepSeek等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引发关注。对此,娄勤俭表示,DeepSeek公司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世界丰富多彩,技术进步也不只有一条路径。”娄勤俭说,坚持创新、开放共享、增进人民福祉才是正确选择。人工智能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伴随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在安全、社会治理、道德伦理等方面带来众多新课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弥合科技鸿沟。”娄勤俭说,中方愿同世界各国一道,继续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而努力。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娄勤俭介绍,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上个月又进行了再次审议。一审后,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还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听取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娄勤俭表示,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常委会继续审议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娄勤俭说。
希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备受关注的中美经贸关系,娄勤俭说,两国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建交46年来,中美贸易额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约2500亿美元,不仅为各自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
娄勤俭表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磋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说,作为两个国情不同的大国,中美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娄勤俭表示,中方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等互惠的基础上,同美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但绝不接受施压和威胁,将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共同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娄勤俭说,中国全国人大愿继续通过立法机构交流渠道,增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助力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受关注。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保持战略定力,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实现5%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当前,受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娄勤俭说。
娄勤俭表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的广阔增量空间,既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足够的回旋余地。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娄勤俭说。
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
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娄勤俭说,中方高度重视对欧关系,50年来的事实一再证明,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
“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他说,“发展中欧关系,关键是要充满信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他表示,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包括立法机构交往在内的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始终与全球南方同呼吸、共命运
“全球南方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娄勤俭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始终同全球南方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是南南合作的参与者、引领者。
娄勤俭说,中国尽己所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把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作为全球发展倡议合作的优先方向,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中方宣布给予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娄勤俭表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快落实三大全球倡议。全国人大愿同全球南方其他国家的立法机构加强传统友好关系,广泛深入开展交流合作,为促进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