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力推进633个重点项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喜张

    通讯员/马国安

    2025年,我市开展“项目攻坚提质年”活动。近日,《株洲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以下简称《项目计划》)出炉,明确我市将全力推进633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41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27亿元。

    以13条产业链为主攻方向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项目,重点在产业。

    “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力、承载力、竞争力,提升产业链韧性。”《项目计划》在编制说明中,提到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突出产业导向”。今年,我市将立足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我市实际,聚焦“3+3+2”产业体系,以13条产业链为主攻方向,谋划实施一批补链、强链、延链产业项目,补齐产业配套设施短板,扩大现有产业优势,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项目计划》中深刻体现了这一点,安排的产业发展类项目多达463个,总投资达23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7亿元,占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的66.9%。其中,信息技术与北斗应用、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集群发展最受关注。

    信息技术与北斗应用产业链计划推进3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07亿元。其中,湖南(株洲)北斗信息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今年将完成多个子项目建设,并启动西非利达北斗应用机械制造项目;麦格米特株洲基地扩建(二期)项目,计划年内竣工投产,组建7条生产线;中科存储芯片封测升级改造项目,将建设1条封装产线和1条测试产线。

    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链计划推进4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79亿元。其中,中车双碳产业基地,将打造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及部件制造基地;PEM电解水制氢项目,将打造年产1GW先进PEM水电解制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化生产基地;潍柴火炬科技生产扩能及智慧工厂升级项目,将对现有8个厂房56条生产线进行改造和升级。

    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链计划推进6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其中,华鑫生产线建设项目,将实现生产PI膜5万吨/年;澳维膜三期建设项目,计划建成10条高分子膜生产线;地博三期建设项目,将新建3条5G通信复合材料生产线。

    长远发展项目放在高优先级

    为发展加码,为幸福提速。

    在“突出产业导向”的同时,我市还积极统筹基础设施提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协同发力。将改善交通出行、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项目,以及老城区更新提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补短强基、流域系统治理等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和城市长远发展的项目放在高优先级上。

    根据《项目计划》,基础设施类项目81个,总投资13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5亿元;社会民生类项目43个,总投资4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亿元;生态环保类项目46个,总投资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

    备受期待的芦淞通用机场改扩建将在今年启动。根据规划,机场飞行区将建设一条长1800米、宽45米的跑道及建设塔台等必要设施,使飞行区等级达到3C,并预留发展空间。同时,茶陵县通用机场、炎陵县通用机场等通用机场项目也将一并启动,为株洲低空经济发展拓出新的发展空间。

    “引洮润株”引调水工程也纳入新建计划。根据规划,项目设计引水流量9.78立方米/秒,年供水量27400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能向株洲市主城区和醴陵市、攸县、茶陵县城区及沿线主要乡镇258.64万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水源,彻底解决主城区及县(市)城区单一水源安全风险。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将对总计17662户的113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完善与提升。同时,启动对芦淞市场群的提质改造,改造南大门市场2栋建筑的30000平方米外立面,并加装户外观光电梯、停车场及临街门店、楼宇顶层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