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今年来,全国各地争相推进城中村改造,探索开出湖南首张“房票”的株洲,引来各方瞩目。
但也需要正视,相比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株洲的城中村改造步伐仍显滞后。与此同时,国家政策支持扩围,从35城到近300城,竞逐日益白热化,“慢进也是退”成为严酷现实。
为何要快马加鞭推进城中村改造?株洲城中村改造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下一步又将如何发力?
思维“破冰”,行动方能“破局”。知株侠想深入地聊一聊。
是“洼地”,更是“经济新引擎”
城中村是城市生活中的“洼地”,基础设施老旧、安全隐患较多,社会治理薄弱。
这里是外来打拼者进入城市的“落脚地”,也被人称为“城市伤疤”。改造城中村,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能为城市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此外,穿透表象看实质,还需从动态与长远两个层面进行观察。
先说动态层面。城中村改造并非新事物,但近两年,国家不仅动作频频,且政策支持随着发展实际在不断加码。
2023年被视为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元年。当年4月,中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7月,国务院印发相关指导意见,并提出“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目标。
2024年11月,住建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扩围,从原来的35城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仅一年多时间即全面铺开,力度之大各方都看得见。在知株侠看来,立足长远大胆推论,铺开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不在一时,而在于加快重塑城市生态、土地价值,在解决城市老大难问题的同时,全力将城市“洼地”真正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不止知株侠这么想。国内不少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未来的“城中村”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不久,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关注到我国城中村改造最新动态,认为背后的原因是“希望城中村能再次成为重振经济增长的引擎”,并计划将城中村转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中心,同时带动住房需求增长。
局外人已洞若观火,我们自己不能“当局者迷”。
“起个大早”的株洲
决不“赶个晚集”
对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机遇的抢抓,株洲以历史主动精神抓推进,已经争取到发展先机。
知株侠得知,2023年7月,当国务院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时,不属于“超大特大城市”的株洲,已经在要求市里相关主管部门摸清底数、拿出方案,紧盯最新的政策动态。
知株侠注意到,当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强调,各级相关部门不仅要抢抓城中村改造机遇,更要站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产城融合发展新经验这样的高度加力推进。
一位曾参与市级相关会议的知情人士告诉知株侠,当时的株洲就已经抱定“即便没有纳入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也要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
正因准备充分,当扩围窗口在去年2月底打开,株洲成功被纳入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成为全省除长沙外唯一入围的城市。去年,我市成功申报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
株洲为何如此重视城中村改造?
知株侠认为,主要是我们已看到了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多赢”:既能惠民生扩内需,又能增强片区承载力、人才吸引力、产业竞争力。在这背后,是株洲坚决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的决心,坚持以先进制造业支撑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定力,更是实打实建设幸福株洲“一个都不能少”“一个角落都不能忽视”的担当。
加快大小田心升级、推进合泰富家垅片区改造如此,推进城中村改造亦如此。
但知株侠也要指出,当我市发出全省首张城中村改造“房票”,时间已来到2024年12月。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杀入”赛道,且一个比一个“凶猛”。有媒体梳理显示,近期有24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将城中村改造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加力实施”“加快改造”“加力推进”等成为关键词。
在发布全国首个城中村改造条例的广州,更是将相关规划部署到2035年,明确到2035年推进城中村改造155平方公里,类比到株洲,相当于改造一个荷塘区。
“追兵”在迫近,“标兵”在绝尘,株洲“起了个大早”,抢到了先机,下一步该如何做,全市每一个党员干部心里都应该有本账。
解放思想创新推进
株洲必须快马加鞭
账怎么算?钱怎么用?地怎么征?人和产业怎么安置?
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上述难题并无标准答案可抄,只能因地制宜地探索。
面对种种难题,决不能有任何一丝畏难情绪、本领焦虑,必须拿出放手大抓推进的气势。
必须看到,地方财政不断承压的当下,中央对城中村改造政策力度空前。比如,去年我市申报的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到去年底时,国开行和农发行向我市发放的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已经达到了授信额度的三分之一。
对城中村这类惠及民生利于发展的大事好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何况现在政策有力度、资金有支持,创造性抓落实、谋推进,思路一变天地宽。
知株侠始终相信,干中学、学中干,破除思想上的束缚,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株洲定能加速闯出新形势下城中村改造的新路径。
比如征拆安置,作为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工作,长期被许多人视为城中村改造的“拦路虎”。但在广州文冲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当地创新工作机制,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派驻到改造项目一线,重点突破了动迁难题。
想多了,都是问题;想开了,全是答案。城中村改造事关万千居民的盼头,以及城市发展的势头,慢不得,更等不起,必须咬定目标、快马加鞭。
上海青浦华新镇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时,当地政府曾喊出一条口号:“一座城、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行!”这句话,也应该是当下株洲推进城中村改造应秉持的信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