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通讯员供图
近日,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位84岁高龄的复杂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这一成功案例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与专业。
2月初,王奶奶(化名)因全身皮肤进行性黄染加重一月余,近一周病情迅速恶化,并伴有全腹压痛和腹肌紧张的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往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入院时,王奶奶身形极度消瘦,体重仅35公斤,皮肤呈现出明显的橘黄色,巩膜黄染严重,病情十分危急。
面对这位高龄且伴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株洲市三三一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集结了介入放射科、普外科、急诊科ICU、肿瘤科、消化内科、超声医学科等多科室专家进行联合会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专家们确诊王奶奶为胰头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的严重疾病,常由胰腺癌、胆管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无法顺利排出,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将面临肝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生命危险。
考虑到王奶奶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手术风险,多学科专家团队经过深入讨论,决定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肝内胆管的微创手术方式。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特别适合像王奶奶这样高龄且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
手术由介入放射科章旭主任团队主刀。在DSA的引导下,穿刺针精准定位到肝内胆管,成功置入PTCD管。随着胆汁的顺利引流,王奶奶的胆道梗阻得以快速解除,胆管内压力降低,黄疸症状明显缓解。同时,这一操作还有效保护了肝功能,减少了胆汁中的细菌和毒素,控制了感染,降低了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术后第3天,王奶奶的皮肤黄疸明显减退,腹痛症状缓解,肝功能指标逐步恢复。5天后复查,总胆红素大幅下降,食欲明显改善,体重也开始稳步增加。看到王奶奶逐渐恢复健康,家属和医护人员都倍感欣慰。
为了进一步延长王奶奶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多学科团队将继续为她制定专属化疗方案。肿瘤科与消化内科将共同协作,根据王奶奶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还将为王奶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心理支持,确保她能够顺利度过治疗期。
此次成功案例再次证明了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在多学科协作方面的实力和专业水平。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要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