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姚时美
传播不良信息,恶意炒作,造谣传谣,不理性评论甚至“按键”伤人,是网络空间常见的不文明上网行为,容易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网络生态,被列入重点治理清单。我市今年将多措并举开展治理工作,共创清朗网络空间。
发布网络虚假信息
运营者被处罚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去年以来,我市查处了多起网络违法案件。
2024年11月19日,王某为博取关注、吸引流量,拼接网上数段起火视频,故意编造“株洲市中心下水管道爆炸封路了”的虚假视频信息,发布到自己运营的网络账号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芦淞区网信办联合芦淞公安立即对王某进行约谈,责令全面清理网络账号违规信息,并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据统计,2024年,我市依法处理各类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120余条,查删有害信息800余条,组织打击网络谣言80多起,提高了执法震慑力。同时,召开全市首届新媒体大会,组织新媒体刊播公益广告,策划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引导从业者签订《株洲市新媒体文明公约》,持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引导与整治相结合
共创清朗网络空间
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今年将继续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目标,聚焦株洲市《2025年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中关于“不文明上网,不理性评论,造谣传谣”的内容,通过专项行动和文明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治理网络不文明行为;同时以群众需求为着力点,广泛开展文明上网评选活动,选树文明上网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迹的网上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和生态治理,推动形成凝聚向善之力,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清朗网络空间。”该负责人表示,把网络空间塑造成凝心聚力、引领风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新空间,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