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润泽
张局长近来比较烦,烦的根源在于他那不太明事理的老婆。
曾经,局里的科员小王跑到家里,送了一袋土特产,老婆兴高采烈地收下了。张局长坚决主张送回去,老婆却不情愿,还理直气壮地说道:“收这点东西难道就算受贿?水至清则无鱼,你别太执拗,让大家觉得你不近人情、不好相处,成了孤家寡人。”夫妻俩为此争执到深夜,最终张局长无奈让步,心中想着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然而,这一让步却引发了一连串的麻烦。家里的名烟名酒日益增多,老婆还拿着记事本向他进行“汇报”,谁谁谁送了什么,谁谁谁想调动岗位,谁谁谁还想“更进一步”。张局长内心反感,他向老婆讲述了诸多因家属收礼而致使官员落马的案例,老婆却不以为意,觉得这只是“小打小闹”,不收反而是不近人情。
新春佳节又至,张局长越发忧虑,生怕下属们前来“拜年”。有一天,他甚至在单位走廊听到几个下属在窃窃私语,商量给他送礼之事。
这天,张局长下班回家,一股浓烈的鱼腥味扑鼻而来。原来有人送了条鲢鱼在门口。老婆剖开鱼肚,未发现贵重物件,心中有些纳闷。接下来的两天,依旧有鱼被送来,而且都是鲢鱼。
老婆很是纳闷,送礼的见得多,以这样方式送的,还真是第一次。送礼之人究竟想干嘛呢?这鲢鱼也惹得张局长心烦意乱,他在家里踱来踱去,嘴里念念有词。
“鲢鱼、鲢鱼,这‘鲢’字,不是跟廉字一个读音吗?是不是纪委盯上我们了,用这种方式提出警示?” 张局长越想越怕,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必须赶紧把收的东西都退回去,争取组织的宽大处理,不然前途尽毁事小,抓进去判个十年八年,这个家可怎么办哟?!”
老婆被吓得赶忙应承:“退、退、退!再也不敢收了!”
晚上,张局长拉着老婆坐在沙发上,神情严肃而又诚恳地说道:“做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才能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啊。那些送礼的人,表面上讨好,实际上打的什么算盘,谁知道呢?今天能送东西,明天就能把我拉下水。作为我的伴侣,你更应该帮我守住廉洁这道关,当好‘贤内助’‘廉内助’,要常常给我敲警钟才是,而不是给我添麻烦。”
老婆皱着眉,有些委屈地说:“我之前也没想那么多。还记得上次小王送来的那袋土特产,我当时就觉得只是一点心意,没当回事。后来东西越来越多,我既心慌,又窃喜,一方面担心出问题,但又有些飘飘然,你努力了二十多年,如今终于有了点权力,尝到了点‘权力含金量的’甜头。”
“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口子一旦开了,就很难收住。只有咱们心正身正,才能挺直腰杆过日子,才能真正地幸福。你想想,要是哪天我因为这些不正当的东西被查了,咱们孩子得多抬不起头,咱们父母得多伤心。”张局长提出,赶紧把之前收的东西列个清单,能退的都退回去。
老婆连连点头:“好,老公,我跟你一起整理,以后我也会时刻提醒你,咱们一起坚守廉洁这道门。”
第二天,张局长和老婆早早地起来,开始整理那些收来的礼品,并一一联系退还。从那以后,张局长家门口再也没有出现过鲢鱼,也再也没有出现过来送礼的人。夫人不知道的是,这送鱼的主意乃是张局长自己想出来的,鱼也是他自己偷偷摸摸到市场上买的,旨在吓唬老婆,让她不再收礼。
张局长深知,清正廉洁乃为官之根本,容不得半分疏忽。他要以身作则,坚守心中的那份 “廉”,正如庄子所倡导的 “正”,“正中,平正,不偏斜”,正所谓 “心中有正气,天地自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