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会办到上海 企业家谈了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陈正明

    攸县香干、红薯片、薄荷酥……品着家乡味,聊着家乡事。2月25日,株洲市第33次制造名城早餐会在上海举行。市委书记曹慧泉向广大株洲籍在沪企业家发出“关注参与家乡发展”的热情邀约。

    这是制造名城早餐会于2023年4月17日走进广州后,再一次走出株洲。

    从株洲,到广州,再到上海,请进来与走出去之间,制造名城早餐会成为株洲联系企业家、科学家、青年人才等各类群体的桥梁纽带。

    知株侠注意到,近年来,株洲各类主场活动多次走进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积极拥抱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从在上海开展的这场早餐会上,知株侠看到株洲对大力招商引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加快开放发展步伐的满满热望与坚定决心。

    哪些人是座上宾?

    新一代湘商中,有一大批集聚在高新技术领域,他们所积攒的创新创造经验,与株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培育制造名城、加快建设幸福株洲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来看看这场早餐会的8位座上宾都有谁:三湘印象副总经理黄建,上海晨晖创投董事长、上海株洲商会会长肖文彬,上海观道医疗科技董事长颜志红,上海创蓝云智董事长唐小波,上海诺倬力机电董事长谭勇,上海传音控股技术总监、上海湘商半导体协会秘书长郭辉奇,夏芯微电子董事长杨丰林,上海司羿智能创始人、总经理尹刚刚。

    这8家企业性质不一、主营业务也各有不同,但都是各个行业的“领头羊”或是后起之秀。梳理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创新可以说刻进了他们的“DNA”。

    比如,晨晖创投作为一家早期的风险投资机构,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已累计投资60余家初创公司,其中多家公司已成为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

    上海诺倬力机电科技从发展之初即根植自主创新沃土,自主研发了多种五轴数控机床系列及五轴功能部件,突破系列“卡脖子”难题。

    司羿智能科技的创新化路径也很相似,其自主创新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产品已进入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还与国际顶尖医院、专家和学术机构合作,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消费级康复机器人。

    观道医疗科技成功研发出系列中药智能调剂系统、中药煎药系统及与之匹配的调剂和煎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中药调剂及煎药设备的模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总之一句话,株洲籍在沪企业家们还是蛮拼的,他们在异地他乡孜孜奋斗,在“大上海”立足、扎根,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离家少年”,成了各自行业领域的“进击者”。

    谈家乡发展,有说不完的话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

    早餐会上,谈起家乡变化、建言家乡发展,在沪株洲籍企业家们有说不完的话。

    肖文彬分享了创投从业历程以及自己对近年来投资趋势、科技创新的认识,他建议株洲在上海设立长期招商机构或派驻招商队伍,紧密对接长三角优质科创资源,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将株洲产业优势更好发挥出来,让更多投资者、产业链企业了解株洲、投资株洲。”他说。

    颜志红谈到了制造业企业对成本的深切关注。他说,近些年回家乡考察,发现株洲在为企业降成本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未来定能吸引更多企业投资。他建议株洲进一步加大对持续降低用地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的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企业尤其是湘商企业关注、了解。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知株侠注意到,早餐会上,怀着助力家乡发展的拳拳之心,企业家们讲话“很直接”。

    比如,谭勇提到,在上海发展久了,感受到的全是上海当地对企业需求及时响应、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店小二”服务,身边大多数企业家也有回家乡发展的期盼,但因为不了解、未经历,对比上海等先发地区,主观上难免担心家乡营商环境会有落差。他建议,加强对株洲营商环境优化的宣传,让更多企业家看到近些年株洲发展环境的变化、了解真实的株洲,吸引更多企业家回乡发展。

    当然,大家也谈家乡发生的大事、小事。比如,有企业家提到家乡的“厂BA”时说:“今年如果继续办,有机会一定回去看看。‘让株洲人快乐’的简单出发点非常好。”甚至,有企业家提到,回到家乡经常入住的某酒店附近,有些补种的行道树枯死了,希望更规范补种,让家乡处处皆美……

    回乡发展恰逢其时

    身处早餐会现场,知株侠深刻感受到,广大在外发展的株洲籍企业家长期关注家乡发展,对回乡投资充满热情,并普遍认为“当下,正是回乡投资的好时候”。

    此次参加早餐会的企业家,有些已经在家乡投资,有些已经与家乡开展多轮对接,有些与家乡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

    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省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670家,到位资金突破6000亿元,制造业引资占比提升至45.4%。在株洲,吸引湘商回归同样已成为加快招商引资、推进项目投资工作的重点。

    知株侠认为,越来越多的株洲籍在外企业家选择回家乡投资,既是情感联结的使然,也得益于株洲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正如一位参加早餐会的企业家所言,“以前,在外面打拼时,谈起家乡,我为株洲制造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看到家乡产业和创新基础更加扎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我们更加乐意为家乡发展出力。”在知株侠看来,近些年,株洲重塑发展逻辑,推动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先进制造业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资源高度集聚、要素成本持续降低,已经给出了“家乡敞开怀抱欢迎广大游子回归”的鲜明信号。

    “雁南飞”时,家乡是游子坚强的后盾;“凤还巢”时,家乡仍是归乡人坚强的依靠。

    知株侠看到,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营商环境、区域竞争等大主题之外,“为家乡发展出力,让家乡人民生活更好”始终是早餐会上政企交流双方不变的初心与永恒的追求。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