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咳嗽就尿裤子 恺德医院为患者盆底重建“吊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黎婕妤) “我一咳嗽就尿裤子。”近日,在株洲恺德医院泌尿一科就诊时,61岁的张阿姨连连向该科副主任蒋亮诉苦。

    原来,10年前,张阿姨就出现尿频、尿急的情况。因不太影响日常生活,她便一直没在意。直到最近两年,一旦轻度咳嗽或者快步走,她的尿液就不自觉溢出,还伴有严重尿频,几乎每隔一小时要上一次厕所,这让她的生活处处受限。

    经过盆底超声和尿动力学等检查后,她被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以及膀胱、尿道膨出。

    蒋亮介绍,盆底肌肉和筋膜就好比一张“吊床”,承托膀胱、子宫和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其正常位置和功能。受年龄、妊娠、肥胖等因素影响,盆底肌肉受损或筋膜组织异常,就会造成盆腔脏器下降,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常表现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困难,阴道异常流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又被称为“社交癌”。

    明确诊断后,蒋亮带领团队迅速为张阿姨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经阴盆底重建术加尿道无张力悬吊术。形象点说,就是为张阿姨的盆底重新修建一张新的“吊床”,把脱垂的盆腔器官“托”起来。

    最终,手术仅耗时1小时就完成了。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蒋亮提醒,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0.9%,就诊率却不足一半。事实上,针对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方式很多,其中非手术治疗方式有盆底肌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当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时,可开展盆底重建术、子宫悬吊术、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总之,有类似症状的女性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