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平凡人的好故事被看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廖智勇

    【用心走基层,用笔写奋斗,用情记精彩。】

    “农民街”来了品牌店、女司机空中“绣花”、27名ICU患者和家属“云团圆”……连日来,一篇篇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报道登上本报“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们利用春节假期,深入街头巷尾,走进美丽乡村,用笔尖记录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的真实景象。

    这些报道没有宏大叙事,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千家万户最真实的年味儿,记录了坚守一线工作者的爱岗敬业和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情瞬间。

    从记者笔下,我们看到了落户乡镇品牌店的火爆盛况,看到了坚守岗位的女司机和“仍在路上”的外卖小哥的敬业,看到了15年来坚持给服务对象送年礼的社区干部和重症监护室里与家属“云团聚”的患者、医务人员的人情味儿,还看到了醴陵明月镇11户乔迁新居村民的喜悦,政策扶持下勇敢创业大学生的蓬勃朝气。一个个平凡人的故事,构成了株洲社会最生动的注脚。

    用心走基层,用笔写奋斗,用情记精彩。“新春走基层”栏目是株洲日报社每年春节必推“主菜”,也是最有分量的“硬菜”。鼓励记者笔尖向下,以最接地气的新闻叙事方式,到乡村集市与摊贩一起吆喝叫卖;在春运车厢里与返乡旅客促膝长谈;到社区街道对话基层干部。这种沉浸式的报道,让新闻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脚下沾满泥土,文稿里就有真情。文稿中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体会到了普通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切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见证幸福之城蓬勃发展的新图景,传递出向上的发展活力。这种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报道方式,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涵,更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新的一年,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把笔尖、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践行“四力”,让更多普通人的故事被看见,让更多温暖的力量被传递。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