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春早乡情暖 乡贤共筑团圆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通讯员/陶港

    一方水土,十里乡贤。2月12日,元宵佳节,荷塘区仙庾镇樟霞村下湾组狮王庙前,朱漆门楣上新贴的春联墨香犹存,檐角红灯笼随风轻摆。

    正午12时,鞭炮、礼花划破长空,18张圆桌次第排开,近200位村民围坐一堂。瓷碗里升腾着腊味合蒸的香气,孩童举着冰糖葫芦穿梭嬉戏,老人们布满皱纹的眼角笑成了月牙。

    樟霞村下湾组首次举行的这场团圆宴,源自一群乡贤的赤子情怀。凌云志、毛伟良、卜坚、黄学文等10余位70后乡贤,自幼在樟霞溪畔摸鱼抓虾的伙伴,在癸卯新春完成了一场温暖的“归乡”。

    “今年除夕大家相聚时,毛伟良端着米酒说,‘要不咱们把说了几年的团圆宴办回来?'”筹备组长凌云志忆起那个点燃星火的夜晚。这群在社会沉浮多年的游子,不约而同想起童年时大家过年时的盛景——每家每户蒸汽氤氲,孩子们举着气球满村飞跑。

    正月初六的筹备会上,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条语音:“我认捐鸡咯”“我开农家乐,地里的蔬菜随便摘”“音响设备交给我”“我们认捐烟花”……短短48小时,就筹资了两万余元,承载乡愁的“众筹清单”迅速写满:土猪、鲜鱼、自酿米酒、羊……热心的乡贤带着采购清单,跑遍了株洲的农贸市场。

    2月12日清晨,狮王庙已飘出炊烟。“老大哥”凌兴华蹲在灶台前添柴,蒸屉里扣肉香飘四溢;村里的年轻人布置会场,担心老人冷,烧起了炭火、摆好桌椅板凳、摆满瓜子、花生和水果;孩童们举着新得的元宵灯笼,在台阶上踩出细碎的欢闹。

    “开席啰——”随着鞭炮声和礼花声响起,圆桌上渐次摆开“乡愁十二味”:小炒牛肉、蒸鱼、羊肉火锅……在外打拼几十年的卜坚抿着米酒感慨:“尝过米其林,最念还是这口柴火灶的烟火气。”

    “以前总觉得乡愁是枚邮票,现在明白它更应是座桥梁。”凌云志表示,“家乡是我们的根,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能够为家乡举办团圆宴出一份力,看到乡亲们这么开心,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乡情永远浓厚。”

    “在外乡贤都有着树高万丈不离根的情怀,他们不仅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牵线搭桥,还在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出谋划策、出钱出力!”樟霞村党总支书记凌志刚介绍,在仙庾镇的指导下,樟霞村率先探索建立新乡贤理事会,把“家中的香饽饽”和“外面的贵客”结合起来,相信在乡贤的带动下,樟霞村将会更加团结,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未来,乡贤们还计划参与更多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项目,为打造更加美好的家乡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