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智勇
通讯员/陈恺祺
人们常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期间,不少市民朋友没注意控制饮食,导致“上火”甚至消化不良,引发胃肠不适。节后如何给胃肠减减负?我们邀请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汤卫锋来支招。
暴饮暴食将自己“吃进”医院
小武在北京工作,春节回老家株洲,接到不少亲朋好友的聚会邀请,8天假期档期几乎排满。
“早、中、晚饭,每一顿都是一桌佳肴盛宴,晚饭后又跟高中同学吃夜宵。”小武说,自己长期在北方生活,习惯了饮食少辣,而湖南饮食偏辣、口味偏重,骤然摄入过量辛辣食品,导致急性肠胃炎,正月初四住进了医院。
“再也不敢这么暴饮暴食了。”假期后期,小武推掉了好几个聚会。“每天喝点小米粥养胃,调理好身体返回北京,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工作作准备。”
过年休假把自己吃进医院的小武不是个例,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春节期间,各大医院收治的肠胃疾病患者人数均有所上升。
调整饮食,有些误区要警惕
“节后上班,清一清肠胃很有必要,但别陷入误区。”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汤卫锋提醒,许多市民认为:“吃素”就是健康饮食。其实,全素食可能造成新一轮营养失衡,合理调整荤素比例才更健康。
在进食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让食物充分研磨,减轻肠道负担,做到饥饱适宜。
汤卫锋说,有些人认为喝粥养胃,其实也要分情况。粥属于半流质食物,质地软易消化,无需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被吸收,在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喝粥是有助于消化的。但长期喝粥,咀嚼动作会减少,唾液分泌也会减少,反而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此以往,胃蠕动能力减弱,消化减弱,反而不利于“养胃”。他提醒,糖尿病病人尽量少喝粥,以防血糖升得太快。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也尽量少喝粥,以免加重食物反流。
汤卫锋还建议,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辅以适量运动,营养均衡、运动适量才能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迎接新年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