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满珍
春节这阵子,我又和不少书法界的朋友一道给父老乡亲写春联了。
我跟随老师浸润书法艺术6年多,近几年参加了由湖南省书法院、湖南省书协组织的两次理论研讨班、一次篆隶班,经常参加省里的“书道湖湘”讲座。每一次的书法学习,都让我如沐春风、获益匪浅。
我的第一爱好是写作,但经历了这些年的书法学习,我感觉书法与写作也是相辅相成、相互浸染的。书法里的文史知识、趣味故事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文学创作,有益提升我的写作水平。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春联的那些事儿》的文章,发给《济南日报》,不料没几天编辑老师就将此稿见诸报端了。乐得我半宿没睡着,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在省外的报刊上发表作品。
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也随着时间的推进对书法有了更多的感悟,《曈曈春联送万家》《岳麓书院翰墨飘香》等都是书法艺术带给我的灵感。我也常在一些文艺培训场合说自己是“作家里书法较好的,是书法家里文笔最美的。”有王婆卖瓜之嫌,但我也暗暗努力,希望自己尽量配得上所吹的牛皮。总而言之,在我看来,写作与书法相得益彰,阅读、写作累了,站起来在“黑白艺术”的空间舒展着筋脉,感觉格外充实格外清爽,人生的闲暇时间愉悦又意义深远。
最让人欣喜的是每年岁末年初,我会组织几场“送春联、送书画”活动,也会参加渌口区书协组织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那十天半个月是书画界朋友联系最密切也最活跃的时光,大家每天精神抖擞,挥毫泼墨在大街小巷、社区邻里、机关乡镇。一张张充满了人文气息的春联、“福”字、山水花鸟画悬挂在市民的门楣上、堂屋里、办公室内,将年味演绎得丰富极了。在一场场充满烟火气息的送春联、送书画的活动中,我也看到自己的“手上功夫”还需精进,品味到渌湘文艺氛围的浓厚,感知到市井生活的精彩。当看到大家喜气洋洋的笑靥,自己所有的疲惫和辛劳也涣然冰释了。
我还收获了很多与春联有关的趣事。王羲之一次年终岁尾写了好几副春联,都被人相继揭走了。除夕将至,急得王夫人愁眉锁眼,一个劲儿催王羲之想办法。王羲之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幅。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然后把上半截张贴于门上。于是,这副对联便成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来偷揭对联的人一见这几个字,心想,这也太不吉利了,谁敢贴上去啊!只好叹口气,趁着夜色溜走了。大年初一天刚亮,王羲之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对联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已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可见一位书法家不止是书匠,还要有学识和智慧。
学了书法以后,我外出时会常常留意店铺、酒店等地方的楹联,早几天在老街见到一个阿姨的理发店贴着一副门联:“毫末技艺惠万户,顶上功夫美千家”,横批是“容光焕发”,看了让我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