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的珍稀动物——毛冠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毛冠鹿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王 肖

    在炎陵县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一种鹿科毛冠鹿属珍稀哺乳动物,叫毛冠鹿,别名为青麂、隐角鹿、簇鹿,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额部有一簇黑色长毛

    毛冠鹿体型中等大小,与赤鹿相仿,鼻端裸露,眼较小,模样可爱。无额腺,眶下腺特别显著,窝大而深,卵圆形,其直径长于眼窝的直径,会分泌有特殊信号的气味。

    体长一般在1.4米至1.7米之间,肩高约0.6米,体重约30公斤。耳较圆阔,额部有一簇马蹄形的黑色长毛,正是因为其额上有一簇毛,所以被称之为毛冠鹿。毛冠鹿的毛粗糙,一般为暗褐色或青灰色,冬毛几近于黑色,夏毛赤褐色,下部有黑色横纹。雄鹿有角,角极短仅1厘米左右,且角冠不分叉,尖略向下弯,隐藏在额顶上的一簇长的黑毛丛中;雌鹿无角,尾短。

    喜丘陵竹林,雄性毛冠鹿有“獠牙”

    毛冠鹿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雄的毛冠鹿有“獠牙”,为一对由上至下的犬齿,尖尖的,长而细,白色,看上去有点杀伤力,而雌性的毛冠鹿则没有露出来的“獠牙”。

    它们喜欢栖居在山区的丘陵地带,繁茂的竹林、竹阔混交林及茅草坡、河谷、灌丛等处,经常活动于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它们不喜欢潮湿,春天以后多在较高的山上避暑,冬天则下到低山朝阳处避寒。草食性,食性与黄麂相似,均喜食蔷薇科、百合科和杜鹃花科的植物,但黄麂喜食这类植物的种子或果实,毛冠鹿则食这些植物的枝叶。另外毛冠鹿有时会进入农田偷食玉米苗、大豆叶、薯类和花生叶等。

    性情温和,繁殖困难

    毛冠鹿的听觉和嗅觉较发达,尤其是眼下腺,可算是鹿类最发达者。毛冠鹿性情温和,白天隐居于林下灌丛或竹林中,晨昏时出来活动觅食,一般成对活动。可是到了秋天交配季节,雄者为了争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们彼此用犬牙及前蹄相击,常致血迹斑斑,方才分出胜负。它机警灵活,一有动静,就会一溜烟似地遁走,连猎狗也追它不上。可是,它有个致命的弱点:逃跑的时候,它将尾巴高高地翘起,容易被发现,往往由此而被猎杀。

    毛冠鹿生性胆小,人工饲养及繁殖困难,在大自然中生存并不容易,有时,毛冠鹿会在湿露的山地中行走,有时又会沿着湍急的溪流逆行而上,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草本覆盖率、乔木大小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毛冠鹿生境选择的主要变量,食性与气候是影响毛冠鹿冬季生境选择的两大主要生态因子。

    温馨提示:

    1.珍稀动物很宝贵,禁止伤害、出售、收购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发现非法出售、收购或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珍稀保护植物,或者侵占、破坏其生长环境的,请向当地林业或者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举报。

    3.违法偷猎者必将被绳之以法。

    (网络综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