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姚时美
编者按
《株洲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相关规定,市文明办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收集、制定、公布了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的10条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向十大不文明行为宣战。为引导广大市民践行文明行为、纠正不文明行为,本报推出《2025年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解读系列报道,宣传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在公共场所遛狗不牵绳,不及时清理粪便”现象普遍,问题突出,一直备受市民诟病,因此位列“2025年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第一条。该行为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有哪些社会危害?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记者采访市民和有关部门,通过问题曝光、以案说法等形式进行解读。
经世龙城小区不牵绳遛狗现象多
天元区经世龙城小区有30多栋房屋,人口众多。部分业主遛狗不牵绳和无人看管的犬只四处乱窜现象,让居民头疼不已。
“经常能看到业主间为此发生争吵,到节假日这种纷争更多。”住户李先生说,小区内儿童奔跑玩耍,犬只游走乱窜时会出现攻击行为,导致儿童受伤。
“一些小孩被狗抓伤咬伤后,怕被家长责骂,不敢告诉家长,耽误了接种狂犬疫苗。”小区物业人员说,他们多次提醒、劝导,却改变不大。
养犬太随意 犬只被处置
近两年,我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专项整治,查处违规养犬行为1000多起。如石峰区居民谢某、刘某等人多次遛狗不牵绳,经公安机关警告后仍拒不整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株洲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分别被行政罚款200元;天元区居民易某、荷塘区居民宾某、刘某等人未按规定办理城市养犬登记,公安机关责令其及时处理了犬只;石峰区居民李某违规收留、寄养犬只,公安机关依法对犬只进行处理。
今年将开展专项整治
市公安局综合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以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为工作导向,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以公园、小区、马路主次干道、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周边等地段和区域为重点,在早晨和傍晚等犬只出没的重点时段,组织警力开展“守点式”管控整治,对未办理城市养犬登记、遛狗不牵绳、犬吠扰民等违规养犬行为强化宣传、查处和执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经世龙城小区遛狗不牵绳问题,公安机关将组织专项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