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映红新年“钱”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老板,草莓怎么卖?”“98元一筐,都是现摘的,果大鲜甜,也可以自己采摘。”

    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风和日暖。醴陵市枫林镇五石村新铺组,温室大棚矗立田间,前来购买草莓的顾客络绎不绝。醴陵窑前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军穿梭在棚内棚外,招呼顾客、指导采摘,脸上洋溢着笑容。

    今年小试牛刀,宋军种了近10亩地,眼下草莓采摘正赶上春节,生意红火。

    已过不惑之年的宋军自诩“兴农人”。早年曾在外闯荡,完成原始资金积累后,他决心投身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去年成立醴陵窑前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入日本草莓品种,命名为“窑前红颜”。“这是目前最优秀的日本草莓品种之一,果肉质密多汁,香味浓郁,糖度高。”宋军说,“但是抗病能力一般,需要精心呵护。”

    走进大棚,生机盎然、满目春色,只见一朵朵白色小花点缀在片片簇拥的绿叶中,不时有几颗饱满红润的草莓“探”出脑袋,煞是喜人。

    “尝尝,不用洗,放心吃。”宋军顺手摘了几颗红彤彤的草莓,递到记者手上,“全程无公害生态栽培模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和激素,利用蜜蜂授粉和太阳能灭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再配套滴灌、渗灌、微喷等田间管理,贵是贵点,但很俏销。”

    和土地打交道多年,农产品市场有好有坏,行情也有高有低。宋军深谙价格难以由自己把控,只能在草莓品质上下功夫。“采摘期持续到3月,就目前长势来看,亩产4000斤打底,亩均收益超过2万元。”说话时,宋军憨憨一笑,眼睛眯成了缝。

    从去年10月底开始,草莓开始采摘,此后一直供不应求,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本地商超也纷纷抛来橄榄枝。看到满棚的草莓映红了新年“钱”景,宋军心中满是成就感,也点燃了他对新年的期盼:“希望2025年日子像草莓一样红红火火,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