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特殊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滔 通讯员/陈艳

    除夕夜,烟花绽放,照亮了市儿童福利院的夜空。这里没有豪华的装饰,也没有热闹的鞭炮声,却有一群特殊的孤儿,他们绝大多数天生智障、残疾。而照顾他们的,是福利院的领导、护士、护工,他们用爱与责任,给这群孩子编织出一个温暖的“家”。

    年夜饭、红包一样不落

    傍晚,福利院的食堂里飘出阵阵香气。梅菜扣肉、红枣炖鸡、年年有鱼……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副院长姚娟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笑着招呼孩子们:“来,多吃点,新的一年要健健康康!”

    孩子们看到姚副院长手中的红包,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纷纷围到她身边。姚娟一边分发红包,一边叮嘱:“把钱收好,别乱花哦!”她的笑容温暖而亲切,仿佛一位慈爱的母亲。

    20年坚守如一日

    姚娟在福利院工作了20多年,不记得照顾了多少孩子,但她记得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和故事:“奇奇小时候很调皮,但特别懂事,省下零花钱给我买了一副手套;月芳是我一手带大的,分开时她哭得稀里哗啦……”她的眼眶有些湿润。

    “类家长”陶利华一家也围坐在桌旁,陪着孩子们看春晚。陶利华笑着说:“这些孩子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他们的心比谁都纯净。每次看到他们笑,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深夜的饺子与守候

    夜深了,福利院里渐渐安静下来,但102室的灯光依然亮着。护理员刘妈妈和几个男孩子一起看春晚,孩子们双手抱拳,笑嘻嘻地向来访者拜年:“新年好!”

    “晚上还要包饺子呢,大年初一早上吃。”刘妈妈一边收拾桌子,一边笑着说。她的脸上带着疲惫,却掩不住眼中的温柔。这些孩子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照顾着他们。

    刘妈妈和很多护理员一样,外人几乎不知道她们的姓名,但就是普通平凡的她们,在大家开开心心和家人一起过大年的时候,舍弃了与家人的团聚,默默守护着福利院里的孩子们。

    “他们更需要我们”

    在福利院工作的护理员们,不能回家过年是常事。问起他们的感受,一位护理员轻声说道:“我们也想和家人团聚,但这些孩子被人遗弃,又有残疾,他们更需要我们。”

    她回忆起一个孩子的故事:“刚来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床上,连坐都坐不起来。现在,他已经能自己站起来了。每次看到他进步,我都觉得特别欣慰。”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零点的钟声敲响,爆竹声隐约传来。福利院里的孩子们大多已经安然入睡,而护理员们还在忙碌,为第二天的早餐做准备。

    平凡的除夕夜,因为这些平凡人的坚守,而那么的温馨感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