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蒿
2月5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全市打造“三个高地”讲评暨2025年“创新成果转化年”“项目攻坚提质年”“对外开放提效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脑中有全局,胸中有成竹。众所周知,“新春第一会”往往是为全年发展定基调、划重点、指方向,因此具有“风向标”意义。
株洲今年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藏在会议名称中。其中,打造“三个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的重要使命,“三个年”活动是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开始,这已经是市党政领导班子连续第四年在农历新年的首个工作日对打造“三个高地”和主题年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这不仅是一场动员大会,更释放出株洲主动扛起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一以贯之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开放的强烈信号。
主题在变
战略目标不变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时,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湖南,勉励湖南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
2021年9月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思想引领航向,市委坚持把服务“国之大者”与发挥株洲优势紧密结合,提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要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
一以贯之的努力,成效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量与质上,也体现在株洲人民对变化的切身感受中。
锚定这一目标任务,株洲已经连续三年开展主题年活动,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助推了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城市影响力,探索了工作好机制,锻炼了干部队伍,推动了制造名城更加出圈出彩、幸福株洲更加可感可及。
数据可以佐证:去年,株洲国家级产业集群数量全省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4%,北斗峰会全球瞩目,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上升至第37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株洲排名居第35位,“三微六位”民生实事托举更多幸福……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株洲如何发力?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从2022年至今,我们每年主题年活动,都不尽相同。2022年,是“市场主体培育年”和“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2023年,是“项目攻坚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2024年,是“重大项目攻坚年”和“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今年,在往年都是“两个年”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到“三个年”活动,即“创新成果转化年”“项目攻坚提质年”“对外开放提效年”。
仔细探究,侧重或有不同,但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要持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力抓创业、抓项目、抓创新,在产业和创新生态培育、服务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断夯实株洲的发展后劲。
可以说,正是通过前几年“项目攻坚年”“干部能力提升年”“作风建设年”等活动的发力,推动了思想观念转变,发展动力转变,让株洲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房地产转到先进制造业上来,树立了以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走上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在产业项目、创新生态、干部队伍、品牌影响等方面,株洲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到了进一步拉高目标,重点锚定提质、提效的阶段。
总而言之,变化的主题年活动中,是日益清晰的前行路径,不变的是高质量发展目标中,株洲主动扛起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株洲更大贡献的担当。
“三个年”活动环环相扣
彰显奋勇争先决心
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看,株洲的思路得到各方认可,甚至可以说,株洲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亮点、在世界有影响。
成绩值得肯定,但头脑必须清醒。
在发展不进则退的当下,株洲仍须保持定力,干字当头,久久为功。
株洲今年的“三个年”活动,创新成果转化是动力源泉,项目攻坚提质是重要支撑,对外开放提效是必由之路,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株洲高质量发展的完整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然而,创新成果如果不能有效转化,就难以形成现实生产力。去年,株洲创造性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立足“师出有名”,以举办活动链接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引入了60余家投融资机构对接株洲产业项目,124个高校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在株落地,为株洲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创业洼地和创新策源地营造了氛围,打出了声势,让株洲创新实力在金融界和高校界获得了认可。
今年,保持“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的延续性,则是要进一步抬高目标,进一步健全支持全面创新机制,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通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让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以“有名”带动“有实”、“有实”支撑“有名”,真正做到有面子、有里子,名实相符、名利双收。
通过创新驱动,株洲将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这种转变将重塑株洲的产业格局,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石。
仅去年,株洲就推动IGBT三期、光启905基地、中车零碳产业园、果子熟了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增添了后劲、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的“项目攻坚提质年”活动,将重点开展争资争项、招引裂变、建设达效、要素保障、管理服务5大攻坚行动,目的就是要继续深化,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企业为本”理念,完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从项目策划、储备、转化、实施等重点环节攻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繁荣的必然选择。
平心而论,开放发展也是株洲长期以来的一块短板。202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46亿元,居全省第6,占比4.64%,外贸依存度6.3%,外商直接投资额1008万美元,总量居全省第11,这与我市产业国际化水平和制造名城的地位极不匹配。
多措并举,持续激发外贸新动能。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中东、非洲等地访问,组织企业积极“走出去”,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争订单,取得了积极效果。今年,首次开展“对外开放提效年”活动,就是要加快补齐短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用好中非经贸合作论坛平台,发挥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等平台作用,支持企业“抢单拓市”,积极拓展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打造中非易货贸易中心和中非经贸陆港,未来,更多的株洲制造将走出国门。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以“新春第一会”为开端,期待你我共同见证和参与株洲大地每一处喜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