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U+民生·株事无忧”获省政府表扬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人社局在湖南工业大学举行招聘会,指导大学生求职。(资料图) 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大学生“就业游”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大学生来株“打卡”。(资料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黎锡营 赵雷

    近日,省政府对2024年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通报表扬,株洲打造的“U+民生·株事无忧”民生可感品牌,全面构建“优就业、让工作无忧,优教育、让就学无忧,优环境、让居行无忧,优医疗、让健康无忧,优治理、让生活无忧”民生实事体系榜上有名。同时,株洲还获评2024年省政府大抓落实工作激励实施民生可感行动成效明显的市州。2024年,我市“U+民生·株事无忧”民生可感品牌取得了哪些实效?本期“就业创业”专刊进行梳理。

    来株就业大学生

    快速增加

    就业是最大民生。去年7月,“就”在株洲有未来——2024年株洲市大学生暑假实践营暨就业游7月9日启动,来自北大、清华、武汉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学子走进株洲。“就业游”包括“就”要见专家、“就”要知政策、“就”要谈总裁、“就”要上职场、“就”要吃食堂、“就”要看株洲等系列活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就业服务矩阵,吸引800余名全国各地高校学子走进株洲、选择株洲、扎根株洲。来株就业的大学生已由2020年的6000人增至目前的1.2万人。

    这只是我市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2024年,我市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使出了一套“‘就’在株洲有未来”就业品牌的组合拳。在“职引未来、创响未来、技兴未来、护航未来”四大行动引领下,我市大力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311服务节”“株洲就业帮帮团”等行动,帮助求职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5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在人社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市人社局作典型发言,分享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经验。

    家庭教育指导

    造福24.8万名家长

    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父母怎样以身作则?……“共‘童’成长”父母课堂第24期活动现场,家庭教育讲师李广收以《智慧父母 共同成长》为主题,与家长们探讨如何做智慧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是一门学问,我们很需要这样的课。”课后,大家纷纷点赞,认为类似的课堂很及时,很有用。

    2024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纳入了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该行动旨在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去年3月,我市印发《2024年株洲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实施方案》,设立30类家庭教育精品课程,涉及亲子沟通、家教家风、心理健康等方面。同时,在全省“向阳花”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明确了“二三四五”工作模式,即建立家教指导课程和机构“两个超市”,组建专家、讲师、志愿者“三支队伍”,关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四类重点人群”,打造父母成长课堂、儿童实践课堂、在线精品课堂、亲子共读课堂、假期关爱课堂等“五大课堂”,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在我市遍地开花。

    2024年,全市共开展线下家庭指导服务656场次,惠及24.8万名家长。

    长者餐厅

    解决老人“做饭难”问题

    1月21日中午,在天元区泰山路街道铁西社区长者餐厅内,老年人吃得津津有味,有说有笑。“食堂开办后,我每天都在这里吃,每餐不重样。”居民周新民是铁西社区长者餐厅的忠实顾客,他觉得长者餐厅不仅味道好,还经济实惠。“不用自己买菜做饭,10块钱八菜一汤,营养健康……”老人们还可以和老友们聊天叙旧。

    民以食为天。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高龄、独居、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我市在全省率先高位推动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建设,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我市探索建立了由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慈善、家庭和个人等城乡共同推进的老年助餐服务合作机制。目前,我市已建成40家“幸福食光”长者餐厅、220家老年助餐点,为全市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15万余人次,覆盖人群达23万余人次。芦淞区还建成了“红石榴之家·幸福时光”长者食堂,满足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数百居民和社区1600余名60岁以上老人的用餐需求。

    多个民生项目

    得“满分”

    2024年年初,我市印发了《2024年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实施方案》《株洲市民生可感行动实施方案》,从部门联动、工作调度、信息报送、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按下民生实事推进快进键。

    效果怎么样,人民群众说了算。石峰区清水塘大冲村村民老袁,患有肢体残疾与智力残疾,是一位分散供养的特困五保户。今年3月份,获知老袁“在屋前安装照明灯,方便夜里出行”的心愿后,市残联很快为其免费安装了一盏全新的LED太阳能灯。

    老袁屋内屋外比以前亮堂多了,出门、回家方便多了。

    走进位于市人社局的民生实事工作专班办公室,点开株洲民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每一项实事进展一目了然。

    市残联康复训练听力、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1213人,争取社会捐赠灯具2000盏用于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妇女“两癌”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提供“入户接、现场帮、送到家”一站式服务;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全部完成;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438套;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免费为孕产妇提供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17000人次……2024年,株洲承担省重点民生实事24项重点任务37个重点指标、市重点民生实事10项任务32个指标全部完成年度任务,并上榜了湖南省人社厅落实2024年省政府大抓落实工作激励对象名单。

    去年年初,省人社厅开发的“民生实事码上通”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群众扫码即可查询项目详细信息和最新进度,也能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价。截至去年12月底,株洲市共收到群众评价信息25万余条,建议1万余条,群众满意率达99.9%。其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康复救助残疾儿童等多个项目的满意率为100%。

    评论

    用心用情

    办好暖心实事

    何春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关于民生实事,前不久闭幕的株洲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工作总结中有“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的表述,对今年的要求则是“更加用力保障改善民生”。

    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438套、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全部完成……刚刚过去的2024年,一个个具体的数据和事例,或切中社会痛点,或回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实际需求,件件都是实打实的民生关切,事事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从点亮一盏路灯,到修建一条道路;从增添一片绿地,到改造一个老旧小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实实在在地温暖了人心,让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对老百姓来说,民生实事带来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大学生王燕说她参加株洲求职能力实训营后,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新工作; 80岁的刘娭毑说屋门口的“长者餐厅”成了她和老友聚餐碰头的常去之地;残疾人老袁说家里因“家改”安装了照明灯变得亮堂堂……

    为民谋福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株洲将进一步提高民生实事项目的“含金量”,用心用情、尽力而为,集中力量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的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