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凛
就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关乎高校的未来发展,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作为“重点群体”中的高校毕业生,正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现实矛盾依然突出。有数据显示,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错位的情况较为明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的重点岗位又处于缺人、求贤若渴的状态。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各高校书记、校长“一把手”必须重视起来。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扎实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开拓稳定优质的人才输送渠道。
同时,需要高站位聚焦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合理调整布局高校专业设置;汇聚学校各部门、各院系的力量,共同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更有效地调配学校资源,如实习实践平台、导师资源、校友资源等,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为确保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的推进力度,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适时开展就业工作督促检查,推动逐级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建立完善就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确保就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