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区“五大中心”建设推进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唐朝 通讯员/曾容) “这下终于放心了,肺上这个阴影只是炎症。”近日,在渌口区淦田镇中心卫生院,73岁的林爷爷照完CT约半小时后,拿到了渌口区人民医院出具的CT报告单。

    明明是在乡镇卫生院照的CT,为何能由区级医院出具报告?“这得益于渌口区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的建设。患者在卫生院拍片后,数据会立即上传至设在渌口区人民医院的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由该中心放射科医生出具报告,并把结果反馈给我们。”淦田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悉,在医共体建设的背景下,渌口区“五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建成了区级检验检查、影像诊断、消毒供应、心电诊断共享中心,正在建设病理诊断中心,完成与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检验检查互认共享,形成了“一个中心一张网”“一套标准一报告”的高效服务模式。群众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做的心电图、检验、影像检查等均由区级医院的共享中心出具诊断报告,并将结果实时传输至乡镇卫生院及患者手中,同时按照乡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缴费,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检验检查互认共享,真正做到了让“信息跑”代替了“患者跑”。

    与此同时,按照省市卫健委统一部署,渌口区两家区级医院积极推进检验检查结果在全省范围内互认共享工作,分别投入近50万元上线“影像云”平台,已实现了X线、CT及核磁多维图像、诊断报告实时传输至手机端,既节省了患者的胶片费用,可随时随地调阅影像资料,又避免了重复影像检查。目前,两家区级医院已统一检验检查互认标志,完成了197项检验项目贯标工作。

    渌口区通过五大共享中心建设,实现区内医疗资源共享、医疗机构能力提升,满足了群众就近检查、就近就医的需求,减轻了群众负担。同时,实现了区域医学影像和检验结果的集中存储、实时传输,以及区域内医疗设备、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截至2024年12月,全区医学影像共享中心共完成阅片6681人次,医学检验检测共享中心接收乡镇卫生院上送标本8049人次;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各医疗器械包约7400余个;心电诊断中心出具心电图诊断报告4000余份,及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7例,极大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能力,让人民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