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宋的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醴陵市公安局枫林派出所 任聪慧

    “停下,停下,你们赶紧给我停下!”

    那是初夏的一个下午,我刚从村委会处理完一起警情驾驶警车回派出所,看到3个小孩一歪一扭地驾乘着1辆摩托车,还不停打闹嬉戏,心头不由一颤。定睛一看,3个小孩都是“老熟人”。

    “下雨天,你们又是从哪弄来的车?”驾驶摩托车的是17岁的小宋,染了一头黄毛。“这是朋友的摩托车,借来骑骑。”他不耐烦地瞥了我一眼。

    “你们头盔都不戴!还3个人共骑一辆车?”见他态度不好,我上前一把将车钥匙拔下:“叫家长过来领车,不能再骑了!”

    “凭什么?路上这么多骑车的你不管,怎么就管我?”小宋顿时凶了起来,眉毛拧作一团,满脸怒气,拳头也逐渐握紧。

    “凭什么?就凭你是未成年,就凭你一犯再犯!”我站在马路边指着小宋,辅警兄弟赶忙下车,旁边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围了过来。

    小宋在咆哮:“我哪里惹你了?你要这么搞我?”他脸上的表情挤在了一起,怒气横生,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见他的场景。

    两年前,也是夏季,我跟同事去辖区宾馆例行检查,在走廊外就远远听到里面吵闹不停。门没关,推门进去,只见小宋跟四五个初中生在房间里打游戏,看到有人过来,头也不抬,早已沉迷其中。

    这时,桌上放着的一盒感冒药引起我的注意,我关心地问道:“你们谁感冒了,怎么感冒了还打游戏,不好好休息?”

    话音刚落,一声嗤笑传来。再三逼问下,才知道他们想靠吃感冒药来体验上头的效果,这让我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我将他们全部带回派出所批评教育,再通知家长领人回去。可小宋就不愿意,声称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没有交通工具过来。

    深夜,我与同事一起将小宋送回家,他爷爷披着一件外套打开门,连连表示感谢。稀疏的月光下,这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眼神里满是担忧。

    一到家,小宋一溜烟跑到房门口,重重摔上门。爷爷长叹一声,说管不了这孩子,得送到他爸爸那里。夜深了,我们没过多聊就回所了。

    后来,我联系到他父母,将小宋的事情一一告知。交流一番后,小宋的父母也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

    秋季开学,我去小宋的学校上法制教育课,他抢着坐在前排,提问环节,他一个劲地举手回答。课后,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积极主动,他乐呵呵地说以后也要当警察。

    这一回答,让我有些许欣慰。原来,这段时间,小宋的父母经常回家看望,让他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心。

    但这似乎还不够。

    没多久,小宋因团伙作案盗窃车内财物要被送青少年学校接受教育,也是我抓的他。这一刻,我们都没有说话,他看向我的眼神,第一次有了躲闪和愧疚。

    又过了半年,在一起诈骗案子里,5个未成年人躲在房间里利用手机实施电信诈骗,小宋也在其中,但只有小宋没有参与。事后我问小宋:“你为什么没有参与?”小宋回答:“犯法必被抓,我不想再失去自由了!”

    之后,我每次见到小宋,都会以一声“老弟”来招呼。小宋也染回了黑发,去掉了文身。有天小宋真诚地问我,他以后能不能当警察?我回答:能!

    小宋去了父母那,暂时帮着父母做生意。临走前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哥,我去上班了,明年想报名参军,谢谢你。”

    看到消息,我知道,小宋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作为一名基层警察,以后还会遇到很多“小宋”,需要我拿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让他们迎接一个新的未来。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全华 整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