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百山祖冷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郑建斌 摄

    章大海

    百山祖冷杉(拉丁学名:AbiesbeshanzuensisM. H. Wu)是我国特有的极度濒危野生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冷杉属植物大约在距今6000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存活量极少,在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拟定的“针叶树行动计划”中被列为全球重点保护的针叶树种,为全球最受威胁的12个物种之一。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冷杉家族中,百山祖冷杉是全球最为稀少的,繁殖也相当困难,有“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之称。

    生长在海拔很高的湿冷山中

    百山祖冷杉分布规模很小,仅分布于浙江(庆元县百山祖)、湖南(炎陵县大院农场)、江西(井冈山市平水山、遂川县南风面);生长于海拔1350—195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内,耐阴、耐湿,喜欢酸性黄棕壤。

    百山祖冷杉树皮龟裂,灰黄白色;小枝对生,稀三枝轮生,大枝平展,基部具宿存芽鳞;一年生枝黄灰色、淡褐色或淡黄色。球果通常每一枝节之间着生1-3个,圆柱形,成熟前绿色至淡黄绿色,熟后淡褐黄色或淡褐色;种子倒三角状,具与种子等长而宽大的膜质种翅,翅端平截。百山祖冷杉雌雄同株,以风媒传播为主,雌花生长在树枝上方;雄花为黄褐色,生长在树枝下方。不一定每年开花,一般花期在5月,球果成熟期为11月。

    百山祖冷杉树形挺拔,枝叶繁茂,胸径40-90厘米,树冠像塔,叶子和果实都非常好看。冷杉并不是一定要生长在寒冷地方的松科冷杉属植物,而是不太能忍受炎热高温的气候与水土。因而,百山祖冷杉喜欢生长在海拔很高的酸性黄棕壤中,周围植被茂盛,生存竞争压力较大。百山祖冷杉是第四纪冰期后冷杉等高寒植物从低山向高山退缩的佐证,在研究植物区系发生和演变以及古地理学和古气候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百山祖冷杉极其珍贵,要加强保护

    曾经,百山祖冷杉和资源冷杉(含大院冷杉)的分类存在争议。科学家对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和资源冷杉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澄清了两种极度濒危冷杉长期存疑的物种划分问题,首次揭示湖南大院的冷杉与百山祖冷杉为同一谱系,对拯救濒于灭绝的百山祖冷杉具有重要意义。并综合群体遗传、形态、地理分布及生态证据,提出新的分类处理:将大院冷杉归入百山祖冷杉, 恢复资源冷杉为独立的物种。

    百山祖冷杉极其珍贵、稀有和重要,生存和繁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濒危原因主要为全球气候变迁;人类的开发活动及森林火灾;土壤贫瘠化;树种间生存竞争激烈,以及百山祖冷杉种群内部变异分化,形成性别分离和个体生态差异,造成自然有性繁殖的障碍。为了拯救百山祖冷杉,几十年来,各林科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们和相关机构人员做出了巨大努力,采用人工嫁接等各种技术措施对其进行繁殖培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炎陵大院发现的百山祖冷杉,得到一大批科学家、学者、专家和相关机构人员的关注,他们专程前来考察、研究,当地政府和景区也极其重视,对百山祖冷杉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潘佳明、杨玲、向晓萍《百山祖冷杉和资源冷杉的亲缘之谜》

  • 上一篇
  • 下一篇